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邱道寿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亚洲玉米螟;甜玉米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4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228-229
摘要: 应用两种生物源农药Bt(Bt可湿性粉剂、玉米虫尽Bt颗粒剂)、1.8%阿维菌素乳油与化学农药(30%灭铃光乳油、3%米乐尔颗粒剂)对春、秋两季甜玉米玉米螟的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生物源农药Bt和阿维菌素对甜玉米螟害的防治效果可达75%,接近同类化学农药的防治水平。
- 相关文献
[1]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玉米螟的联合毒力. 陈炳旭,董易之,徐淑,李鹏燕,郑锦荣. 2011
[2]甜玉米亚洲玉米螟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陈炳旭,陆恒,董易之,王安勇,郑锦荣. 2009
[3]珠江三角洲地区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及其卵寄生蜂的发生规律. 李敦松,黄少华,张宝鑫,王燕君,李惠陵. 2007
[4]高温诱导甜玉米雌穗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 LI Yu-liang,李余良,HU Jian-guang,胡建广,LIU Jian-hua. 2012
[5]甜玉米自交系空间诱变效应及变异系育种潜力分析. LI Gao-ke,李高科,HU Jian-guang,胡建广,ZHENG Jin-rong. 2011
[6]甜玉米单倍体高效诱导研究. LI Gao-ke,李高科,ZHENG Jing-rong,郑锦荣,HU Jian-guang. 2013
[7]甜玉米单倍体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及形态鉴定指标筛选. LI Gao-ke,李高科,HU Jian-guang,胡建广,ZHENG Jin-rong. 2012
[8]新技术在甜玉米育种的应用研究进展. 胡建广,王子明. 2007
[9]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氮对南方甜玉米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高磊,李余良,李高科,李武,李春艳,卢文佳,胡建广. 2017
[10]玉米抗螟性离体鉴定的一种方法. 邱道寿,胡建广,刘建华,方志伟,李余良. 2008
[11]2种生物农药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活性. 董易之,陆恒,陈炳旭,郑锦荣. 2010
[12]广州地区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与抗寒力的季节动态. 何康来,王振营,张宝鑫,黄少华. 2007
[13]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14]利用生命表评价低温冷藏米蛾卵对繁育螟黄赤眼蜂及寄生亚洲玉米螟效果的影响. 王振营,冯新霞,李敦松,张宝鑫. 2013
[15]室内外评价在黄淮海夏玉米区释放玉米螟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的可行性. 袁曦,张宝鑫,李敦松,宋子伟. 2016
[16]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捕效果研究. 陈炳旭,陆恒,董易之,郑锦荣,汤历,郑常格. 2010
[17]不同温度理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 陈焕瑜,高琴. 1999
[18]编码桔小实蝇抗阿维菌素的GABA受体基因5'端序列片段克隆与分析. 章玉苹,陆永跃,梁广文,曾玲. 2014
[19]阿维菌素对虚伪新小绥螨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宋子伟,张宝鑫,李敦松,郑苑. 2013
[20]杀虫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王爱民,李晓刚,林壁润.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二倍体紫苏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王茹;罗永坚;邱道寿
关键词:二倍体紫苏;序列特征;系统发育分析;RSCU;RNA编辑;线粒体
-
棚栽与瓶栽金线莲的广靶代谢组学比较
作者:邱道寿;罗永坚;郑武林;李莉
关键词:金线莲;大棚栽培;驯化瓶苗;代谢组学;标识代谢物
-
基于UPLC-MS/MS技术的线纹香茶菜白花型与紫花型种质代谢物的比较分析
作者:邱道寿;罗永坚;徐友阳;张慧晔
关键词:线纹香茶菜;种质;代谢组学;UPLC-MS/MS;代谢通路
-
骨碎补大棚栽培品与野生品的广靶代谢组学比较分析
作者:邱道寿;罗永坚;李长发;杜长江;袁雪平
关键词:骨碎补;槲蕨;大棚栽培;野生药材;代谢组学;黄酮
-
吉安新引进铁皮石斛品种农艺性状及总多糖含量分析
作者:曾建军;邱道寿;赵贵林;闫小红
关键词:铁皮石斛;品种;农艺性状;引种
-
神秘的沉香种子
作者:宋松泉;邱道寿;邓乔华;范会云
关键词:
-
香文化的圣品-沉香
作者:邱道寿;邓乔华;唐翠芳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