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纹枯病产重损失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建荣 1 ; 王裕中 1 ; 杨新宁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产量损失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9 年 03 期

页码: 44-45

摘要: 小麦纹枯病是目前江苏省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作者于1985—86和1986—87年度分别在无锡和南京研究了不同发病期及不同病情严重度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方法和结果 (一)始病期对产量因子的影响 供试小麦扬麦四号,分别于1985年11月7日和1986年10月30日播种,越冬后每隔10天选择始病株挂牌,每期50株。病情停止发展时止。单株单收,测定穗粒数,穗粒重,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和穗长。结果表明,始病期不同,病害对各产量因子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始病早,则损失重。无论始病迟早,穗粒数和穗粒重的损失均最严重。早期(孕穗之前)发病的,损失25—40%,后期(始穗前后)发病的,则小于20%。显然,产量损失有一个明显的

  • 相关文献

[1]泽漆对小麦的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张俊喜,陈磊,仇彩云,王海洋. 1999

[2]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3]不同药剂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比较. 刘树法. 2004

[4]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王静,王晓军,楼辰军,张凤. 2007

[5]小麦AR_z抗纹枯病的QTL定位研究. 汤頲,任丽娟,蔡士宾,吴纪中,陆维忠,陈建民,马鸿翔. 2004

[6]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郭小山,熊战之,陈太虎,陈香华,李茹,赵桂东. 2007

[7]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利用. 张会云,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王静,王晓军,陈荣振. 2009

[8]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陈荣振,井长勤,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3

[9]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蔡士宾,任丽娟,颜伟,吴纪中,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 2006

[10]小麦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 2020

[11]小麦幼苗纹枯病抗性评价新方法. 周淼平,姚金保,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2017

[12]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 颜伟,吴纪中,蔡士宾,张仙义,吴小有. 2006

[13]转TaCOMT-3D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14]3种小麦纹枯病病原菌接种方法的比较.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张先义,吴小有. 2007

[15]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冷苏凤,张爱香,李伟,陈怀谷. 2010

[16]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李洪杰,王晓鸣,陈怀谷,李伟,刘东涛,张会云. 2013

[17]百坦、粉锈宁等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小麦纹枯病. 王裕中,杨新宁,史建荣. 1988

[18]小麦抗纹枯病和赤霉病QTL定位研究. 任丽娟,张旭,周淼平,陆维忠,马鸿翔. 2007

[19]中国北纬33度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的群体组成及致病力研究. 陈莹,李伟,张晓祥,张伯桥,于汉寿,陈怀谷. 2009

[20]过量表达拟南芥NPR1基因提高小麦纹枯病的抗性. 周淼平,杨学明,姚金保,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