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超 1 ; 王印庚 1 ; 张正 1 ; 孙金生 1 ; 韦信贤 1 ; 马来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水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海南方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关键词: 白斑综合征病毒;防治技术;消毒剂;中草药;益生菌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9 年 07 期

页码: 15-20+24

摘要: 介绍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一般结构、危害及典型发病特征等研究进展;综述了消毒剂的使用(包含消毒剂的类型、优缺点、杀菌机理及其发展趋势等),中草药的分类及特点,并从药物作用和免疫效果2个方面阐述其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价值;益生菌的特点与优势,及其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RNAi和疫苗在WSSV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健康养殖措施等白斑综合征病毒的防治技术。

  • 相关文献

[1]2株消化道优势菌对凡纳滨对虾免疫酶活性和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力的影响. 刘君,宋晓玲,刘莉,柴鹏程,黄倢. 2012

[2]养殖大菱鲆隐核虫病及其治疗. 王印庚,刘志伟,林春媛,陈霞,王玲,李华. 2011

[3]中草药与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荻,刘红柏,罗添允. 2016

[4]中国对虾“黄海2号”人工感染WSSV病毒的定量检测. 孟宪红,孔杰,罗坤,栾生,张天时,张庆文. 2009

[5]中国对虾自然感染与人工感染WSSV抗病力的比较. 张天时,李素红,孔杰,王伟继,罗坤,孟宪红. 2009

[6]中国对虾不同凝集素基因应答WSSV侵染的表达差异. 高焕,赖晓芳,王伟继,孟宪红,孔杰. 2012

[7]热灭活WSSV诱导的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在不同温度下的免疫致敏反应. 曹家旺,孔杰,罗坤,栾生,曹宝祥,史晓丽,卢霞,冯亚萍,王军,王明珠,孟宪红. 2017

[8]中国部分地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胶原蛋白基因缺失变异分析. 秦梦雪,刘庆慧,万晓媛,黄捷. 2017

[9]2017年中国部分地区白斑综合征病毒3个基因的 变异分析. 刘晓娉,蔡苗,刘庆慧,万晓媛,黄倢. 2020

[10]3种来源的野生斑节对虾携带病毒情况调查. 杨丽诗,黄建华,孙苗苗,周发林,杨其彬,温为庚. 2011

[11]两种围栏养殖模式防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效果的比较. 闫冬春,董双林,黄倢,冯敏毅,余晓明. 2008

[12]蚯蚓与蝇蛆对中国对虾生长及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研究. 张洪玉,张天时,孔杰,罗坤,常亚青. 2009

[13]人工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克氏原螯虾的病理学试验. 雷质文,黄倢,莫照兰. 2002

[14]中国对虾几个产卵场群体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状况调查. 邓灯,张庆文,王伟继,刘萍,孟宪红,孔杰,孔晓瑜. 2005

[15]低剂量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粗提液对斑节对虾体内潜伏期病毒及血细胞的影响. 张涛,郭志勋,黄建华,杨丽诗,温为庚,杨其彬,江世贵. 2012

[16]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中国对虾和克氏原鳌虾体内的白斑综合征病毒. 雷质文,黄倢,杨冰,史成银,俞开康. 2002

[17]PCR-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痕量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闫冬春,董双林,黄倢,杨冰. 2004

[18]WSSV~+斑节对虾的血清免疫相关酶对人工感染WSSV粗提液的反应. 张涛,黄建华,温为庚,杨其彬,郭志勋. 2013

[19]壳聚糖硫酸酯提高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力的研究. 胡琳琳,房文红,高露姣,刘向阳,吴国忠. 2008

[20]苏北部分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白斑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陈一兵,万夕和,周俊芳,高崧.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