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株高、粒重及抗病相关基因在不同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利明 1 ; 杨芳萍 2 ; 夏先春 3 ; 阎俊 4 ; 张勇 3 ; 曲延英 5 ; 王忠伟 3 ; 何中虎 6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4.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5.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6.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CIMMYT 中国办事处

关键词: 普通小麦;矮秆基因;千粒重基因;Lr34/Yr18/Pm38;分子检测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5 期

页码: 38-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分子标记对来自21个国家的745份小麦品种的株高(Rht-B1b和Rht-D1b)、粒重相关基因(TaCwi-A1a和Hap-6A-A)和Lr34/Yr18/Pm38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在745份品种中,42.1%和28.7%的材料分别携带Rht-B1b和Rht-D1b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在不同国家差异很大。一般来说,来自同一个国家的材料主要携带矮秆基因Rht-B1b或Rht-D1b之一,只有意大利和澳大利亚这两种矮秆基因的频率均较高,而高纬度地区如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对株高要求不严,矮秆基因分布频率很低;(2)78.4%的材料携带TaCwi-A1a等位变异,除日本(50.0%)、德国(45.3%)和智利(48.8%)外,其他国家材料中TaCwi-A1a分布频率均很高。29.3%的材料在TaGW2-6A位点携带Hap-6A-A等位变异,主要分布在春性和弱冬性小麦品种中,而冬性和强冬性品种中Hap-6A-G分布较为广泛;(3)22.1%的材料携带Lr34/Yr18/Pm38,美国(18.5%)、乌克兰(28.6%)、俄罗斯(26.1%)、伊朗(20.0%)、土耳其(34.8%)、匈牙利(50.0%)、保加利亚(38.9%)、罗马尼亚(87.0%)、日本(80.0%)、加拿大(34.6%)和澳大利亚(44.6%)分布频率较高;(4)TaCwi-A1的分子标记CWI21和CWI22能很好区分等位变异TaCwi-A1a和TaCwi-A1b,TaGW2-6A的CAPS标记能很好区分Hap-6A-A和Hap-6A-G,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千粒重选择的有效标记。

  • 相关文献

[1]利用STS标记检测CIMMYT小麦品种(系)中Lr34/Yr18、Rht-B1b和Rht-D1b基因的分布. 梁丹,杨芳萍,何中虎,姚大年,夏先春. 2009

[2]甘肃冬小麦品种(系)面筋强度、黄色素含量和PPO活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周喜旺,宋建荣,岳维云,张耀辉,曹世勤,吕莉莉,刘鸿燕,王娜,南海,赵尚文. 2015

[3]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主要矮秆基因型及其育种利用进展. 赵永萍,何瑞,袁俊秀,马瑞,倪胜利. 2024

[4]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检测及分布规律. 杨芳萍,郭莹,田媛媛,曹世勤,刘金栋,张雪婷,鲁清林,张文涛,王世红,虎梦霞,王雅美. 2024

[5]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研究. 吴振录,张勇,何中虎,樊哲儒,辛文利,邵立刚,李元清,杨文雄,魏亦勤,马晓刚,潘超,刘艳萍. 2003

[6]天水106份冬小麦品种(系)Yr18基因和1BL/1RS易位的分子检测. 王娜,刘鸿燕,周喜旺,张耀辉,岳维云,宋建荣,魏志平,安勤生,曹世勤. 2019

[7]甘肃小麦品种(系)面制品色泽相关基因的分布规律. 杨芳萍,刘亚男,郭莹,冯楠,何中虎,李志虎,夏先春. 2015

[8]四川小麦品种(系)中慢锈基因Lr 34/Yr 18/Pm 38的分子检测. 刘光辉,杨随庄,黄可兵,杨仕雷. 2015

[9]38份冬小麦品系抗条锈病基因Yr5和Yr10的分子检测. 周喜旺,岳维云,宋建荣,曹世勤,张耀辉,刘鸿燕,王娜,南海,赵尚文,魏志平. 2017

[10]62份甘肃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检测. 陈建雄,严浩浩,曹世勤,贾秋珍,李彦兵,伏松平,韩德俊,康振生,曾庆东,姚强. 2023

[11]甘肃小麦品种(系)面制品色泽相关基因的分布规律. 杨芳萍. 2015

[12]甘肃小麦品种(系)面筋强度和糯蛋白基因分布规律研究. 杨芳萍,杨莉,郭莹,何中虎,李志虎,夏先春. 2015

[13]223份小麦农家品种田间抗条锈病性评价及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孙振宇,曹世勤,贾秋珍,刘太国,陈万权. 2018

[14]甘肃省50个主要小麦品种(系)苗期抗条锈基因推导及成株期抗病性分析. 张勃,李明菊,徐世昌,骆惠生,金社林,贾秋珍,黄瑾,金明安,尚勋武. 2011

[15]小麦新抗源贵协3号抗条锈病的遗传特性. 程斌,高旭,贾秋珍,辛智海,张庆勤,张立异. 2017

[16]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2024

[17]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李式昭,吴振录,杨文雄,于亚雄,夏先春,何中虎. 2011

[18]中国小麦育成品种和农家种中慢锈基因Lr34/Yr18的分子检测. 杨文雄,杨芳萍,梁丹,何中虎,尚勋武,夏先春. 2008

[19]普通小麦兼抗型成株抗性品系的培育、鉴定与分子检测. 杨恩年,肖永贵,陈新民,伍玲,白斌,李在峰,夏先春,GarryM.ROSEWARNE2,5,何中虎. 2015

[20]不同水分条件下广适性小麦品种中麦175的农艺和生理特性解析. 李兴茂,倪胜利.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