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可培养真菌种群的生态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欣 1 ; 肖荣凤 1 ; 陈燕萍 1 ; 陈峥 1 ; 郑雪芳 1 ; 张海峰 1 ; 夏江平 1 ; 王阶平 1 ; 刘波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戈尔膜发酵;真菌;空间分布特性;多样性指数;生态位特征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2 年 37 卷 011 期

页码: 1483-14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 评估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戈尔膜发酵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槽物料为研究对象,监测发酵过程物料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时间和空间格局采样,分离鉴定物料中的真菌种类及数量,分析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数量分布、空间分布型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位特征等参数.[结果] 发酵物料的温度监测表明,第2~16天的平均温度为55.27~74.64 ℃,定义为高温期;第17~27天的平均温度为41.26~50.64 ℃,定义为低温期.从72份物料样本中共分离鉴定出5种真菌,分别为沃尔夫被孢霉(Mortierella walfii)、青霉菌(Penicullium sp.)、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棘曲霉(A.spinosus)和土曲霉(A.terreus).从空间分布上看,烟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较多,分别为1.13×105 CFU·g?1和1.47×105 CFU·g?1;而棘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最少,分别为4.90×103 CFU·g?1和1.56×103 CFU·g?1,说明烟曲霉适宜在该物料中生长,而棘曲霉则不适宜.从发酵时间看,发酵前期 (3~12 d)的总菌量在4.10×104 ~1.30×105 CFU·g?1,发酵后期(17~27 d)的总菌量在9.35×103~2.63×104CFU·g?1.发酵过程中真菌种群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且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烟曲霉在物料中生存适应性最强,但竞争能力较弱或不存在竞争.[结论] 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可培养真菌的数量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 相关文献

[1]养猪微生物发酵床真菌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肖荣凤,刘波,朱育菁,阮传清,刘国红,王阶平. 2018

[2]化肥减施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余文权,尤志明. 2020

[3]转CryIAb水稻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苏军,陈睿,姚玉仙,陈子强,宋亚娜,李刚. 2013

[4]多作对稻田蜘蛛功能团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林胜,陈李林,尤民生,杨广,刘丰静. 2011

[5]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邬龄盛,王振康,黄枝明,严兰芬,吴木英. 1999

[6]铁钉菜乙醇提取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欧阳桐娇,郑怡,刘艳如,林勇,郭文杰,江枝和. 2007

[7]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对施肥的响应. 聂三安,王祎,雷秀美,赵丽霞,林瑞余,王飞,邢世和. 2018

[8]水生植物小叶满江红内生真菌与古菌的发现及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群落组成分析. 陈坚,郑伟文,郑益平,陈彬,郑斯平,朱炳耀. 2019

[9]龙眼采后腐烂相关细菌与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唐建阳,车建美,刘波,王国芬. 2013

[10]香茅精油对空气中真菌的抑制作用. 李海明,吴水金,李珊珊,黄惠明,李跃森,郑开斌. 2021

[11]沼液对狼尾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钟珍梅,宋亚娜,黄秀声,游小凤,翁伯琦,黄勤楼,陈钟佃,冯德庆. 2016

[12]连作年限对辣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莹,刘兰英,何肖云,邱胤辉,任丽花,黄锐敏,傅建炜. 2023

[13]真菌对芒果花序侵染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温寿星,黄镜浩,马蔚红,王松标,武红霞,梁国鲁. 2009

[14]福建橄榄真菌性病害鉴定. 张绍升,肖荣凤,林乃铨,艾洪木.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