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罗非鱼内脏提取鱼油及其品质控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婉君 1 ; 岑剑伟 1 ; 吴燕燕 1 ; 郝淑贤 1 ; 李来好 1 ; 杨贤庆 1 ; 石红 1 ;

作者机构: 1.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关键词: 罗非鱼内脏;提取;鱼油;风味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z2 期

页码: 40-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罗非鱼内脏为原料,研究内脏鱼油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对鱼油风味的影响,并对提取和精制进行优化.采用钾盐水浴法提取鱼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40min、KCI用量5g/L、盐析10min条件下鱼油提取率达36.2%;以0.02mol/L柠檬酸对鱼油去腥味,用0.02mol/L NaOH溶液调至中性;以高岭土与活性炭(1:1,m/m)混合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8%,在温度60℃条件下,脱色30min;真空处理30min除异味.通过精制工艺可获得微腥味、澄清的鱼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内脏蛋白酶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吴燕燕,王剑河,李来好,周婉君,陈胜军,戚勃. 2007

[2]用豆油代替鱼油对虹鳟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徐奇友,许红,李婵,杨萍,王常安. 2009

[3]鱼油添加量对眼斑拟石首鱼生长、脂肪代谢与血液生理的影响. 徐良,闻海波,孙光兴,马学艳,金武,华丹,顾若波,徐跑. 2020

[4]服用多烯鱼油对母乳中DHA含量的动态研究. 冷凯良,李晓川,李兆新,付平,何怡峰. 2000

[5]南极磷虾油改善虾青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刘小芳,刘建志,唐一新,孙伟红,张辉珍,冷凯良. 2021

[6]几种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及贮藏期间的变化. 刘庆慧,高淳仁. 1998

[7]南极磷虾油对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郝仪铭,杨玉红,刘小芳,吴昊,王保珍,杜磊. 2021

[8]化学发光法评估鱼油的氧化. 刘庆慧. 1997

[9]鱼油微囊化工艺及其特性研究. 刘庆慧,王维杰,江尧森. 1997

[10]豆油替代鱼油对圆斑星鲽幼鱼生长和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郑建明,赵捷杰,陈四清,常青,严俊丽,朱之发,刘长琳,胡建成. 2019

[11]几种营养源的附加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 吴兴兵,杨德国,杨少荣,朱永久,胡文静,朱挺兵,李学梅,孟子豪,何勇凤. 2023

[12]酶法提取鲟鱼油工艺的研究. 郝淑贤,石红,李来好,杨贤庆,岑剑伟,周婉君. 2009

[13]我国原料鱼油质量现状分析与标准修订. 陈京美,刘小芳,苗钧魁,王松,高华,江洲,冷凯良. 2016

[14]饲料中添加食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风味的影响. 梁萌青,王士稳,王家林,常青. 2009

[15]基于GC-MS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分变化. 王悦齐,李春生,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赵永强,魏涯. 2018

[16]米曲霉和鲁氏酵母协同发酵优化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风味. 赵永强,王安凤,陈胜军,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杨少玲. 2019

[17]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 李锐,孙祖莉,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相悦,赵永强. 2020

[18]池塘循环水养殖对混养草鱼食用品质的影响. 温利,李温蓉,陶玲,安玥琦,刘茹,李谷,熊善柏. 2023

[19]银鲑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评价与特征风味分析. 赵玲,曹荣,刘淇,高峰涛,胡梦月. 2022

[20]不同采收期坛紫菜的风味比较. 曹荣,刘楠,王联珠,刘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