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稀土元素指纹分析技术溯源我国茶叶产地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钦 1 ; 吕军 2 ; 黄锐敏 1 ; 毛方华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2.光泽县农业农村局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稀土元素指纹分析技术;茶叶;产地溯源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0253-2301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7 期

页码: 67-74

摘要: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茶叶产地与品种名称往往是商品茶的代名词,开展茶叶产地溯源工作对维护市场良序发展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稀土元素常作为地球化学行为的示踪指示剂,是茶叶产地溯源的理想元素.通过文献查阅和统计可知,应用稀土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开展茶叶产地溯源的研究具有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刊载研究论文的中文期刊有19个,外文期刊有1个,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同时,分析了稀土元素指纹分析技术、稀土元素指纹与其他化学成分联用分析技术等进行茶叶产地溯源存在优势和面临的困难,并且提出了建立一个适用于产地溯源的茶叶标准品库、建立一个全面的茶叶稀土元素特征数据库、建立一个低成本的监督识别方法与非监督识别方法耦合联用的茶叶稀土元素产地溯源判别模型等3方面的研究建议,对我国茶叶原产地保护及产业发展有积极借鉴作用.

  • 相关文献

[1]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2014

[2]硫丹在茶园的残留动态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吴光远,曾明森,夏会龙. 2009

[3]浅谈提高闽东茶叶品质与效益的技术途径. 杨如兴. 1999

[4]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进展. 项丽慧,林清霞,余文权,陈林,王振康. 2017

[5]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邬龄盛,王振康,黄枝明,严兰芬,吴木英. 1999

[6]茶叶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难点及对策. 章细英. 2011

[7]TA-BR生物药肥的研制及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志鹏,吴光远,王庆森,徐金汉,关雄. 2004

[8]俄罗斯/独联体(原苏联)茶叶发展历史与现状. 郑乃辉,王振康,章细英. 2002

[9]营养型生长调节剂TA-BR制备液的研制及其在茶树上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天恩,吴光远,王庆森,黄志鹏,关雄. 2004

[10]福建省主要茶类稀土含量区域分布及组成特征. 林虬,姚清华,苏德森,颜孙安,林香信. 2016

[11]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杨江帆,郑乃辉. 2004

[12]茶叶游离氨基酸测定前处理方法探讨. 徐洁,钱爱萍. 1993

[13]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林斌,黄菊青,官雪芳,郑炎,徐庆贤,王琦,钱蕾,郑怡,张臣心,汤铜华,赵孟涛. 2019

[14]蕉城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的实施意义、做法及建议. 朱留刚,吴志丹,孙君,张文锦. 2018

[15]福建特色茶叶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何肖云,饶秋华,刘兰英,傅建炜. 2020

[16]六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及栽培科技进步. 张文锦,孙君,朱留刚,吴志丹. 2019

[17]固相萃取/~(18)O标记高氯酸根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高氯酸盐. 姚清华,柯秋璇,李捷,林虬,林永辉,颜孙安. 2018

[18]纳米四氧化三铁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方法优化. 李捷,张峰,黄菁菁,丁立平,杨方,姚清华. 2021

[19]福鼎白茶茶园土壤有效锌与茶叶锌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颜明娟,林诚,陈子聪,黄丁一. 2021

[20]方山玉叶. 谢宁波,陈朝锦.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