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的浓度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绍戊 1 ; 杨洪波 1 ; 王荻 1 ; 卢彤岩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嗜水气单胞菌;浓度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3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42-44

摘要: 研究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液浓度的可行性。随机选取东北三省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H、J和L)接种于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培养基中,培养0、3、6、9、12,及24h取样,每个样品5个平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λ=600nm)测定菌液OD值,同步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测定平皿菌落个数(CFU)。建立起H、J和L菌株OD值与CFU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34.34x+5.5206;y=135.86x+3.1397和y=142.87x-3.7068。测定结果表明:当OD值为1时,菌液的浓度约为1.4×107CFU.mL-1。采用紫外风光光度计法测定菌液浓度时,应注意菌液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镜鲤溃疡病. 卢彤岩,杨雨辉,刘红柏. 2000

[2]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3]水产源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QRDR基因突变分析. XUE Hui-juan,薛慧娟. 2012

[4]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养殖海水中总氮量. 时旭,朱林,程果锋,王小冬,吴宗凡,刘兴国. 2016

[5]不同藻类及浓度对青蛤滤水率的影响. 王慧,房斌,周凯,李长松,么宗利,来琦芳,庄平,夏连军. 2008

[6]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茵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房文红,周凯. 2005

[7]3种鲟血清蛋白的比较研究. 张颖,孙大江,刘红柏. 2006

[8]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 2004

[9]背角无齿蚌组织中的元素分布研究. 李威,杨健,陈修报,赵颖,苏彦平,刘洪波. 2010

[10]海洋动物体内氧化三甲胺和甘氨酸甜菜碱的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陆长坤,宋若晗,曲克明,崔正国,赵婉玉,胡清静,毕相东. 2021

[11]溴氰菊酯在水环境中的降解及对三种水生动物的毒性. 冷春梅,陈家长,巩俊霞,郭金峰,郑文. 2009

[12]3种主要水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秀华,黄倢. 2010

[13]嗜水气单胞菌在浸泡感染团头鲂的组织动态分布. 陆春云,谢骏,习丙文,梁利国,夏飞,潘良坤. 2015

[14]21种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陶健,李绍戊,刘红柏. 2013

[15]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杨移斌,艾晓辉,宋怿,董靖,胥宁,姜兰. 2019

[16]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沈锦玉,潘晓艺,余旭平,尹文林,曹铮,吴颖蕾. 2007

[17]鲤slc15a1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表达分析. 姜洲,张猛,刘凯月,薛亚果,邵嘉棋,李学军,董传举. 2022

[18]体外药动模型中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动及药效研究. 陈俭清,卢彤岩. 2009

[19]不同测定方法对聚维酮碘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陈璇,张飞飞,陈志永,隗黎丽,范玉顶,张家奇,徐敏,汤百福,刘彧,钟其旺. 2018

[20]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潘晓艺,沈锦玉,郝贵杰,姚嘉贇,徐洋,尹文林,孙逢明,吴颖蕾.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