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炔草酯微乳剂药液在菵草叶片上的润湿和持留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小龙 1 ; 徐广春 1 ; 徐德进 1 ; 顾中言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炔草酯;菵草;表面张力;接触角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3 期

页码: 453-4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科学使用除草剂防治菵草,采用Zisman图法测定了菵草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及不同浓度炔草酯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利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炔草酯微乳剂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及在菵草叶片上的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留量。结果表明,菵草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为31.3 m N/m。炔草酯浓度为676.1 mg/L时,药液表面张力为28.0 m N/m,此时药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浓度为1 000.0、2 000.0 mg/L时,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其表面张力分别为27.7、27.8 m N/m,接触角均小于60°,润湿性好,最大稳定持留量分别为3.65±0.09、3.83±0.02 mg/cm2,均显著高于其余浓度;其余浓度下表面活性剂浓度均小于临界胶束浓度,药液表面张力大于菵草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500.0 mg/L除外),接触角介于75.9~125.9°之间,润湿性中等或差,最大稳定持留量相对较低,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的0.47±0.10 mg/cm2。表明只有药液表面张力小于菵草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且药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才能使药液在菵草叶片上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最大稳定持留量。

  • 相关文献

[1]稻叶表面特性及雾滴在倾角稻叶上的沉积行为.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 2014

[2]4种喷雾助剂对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张荣胜,张浩,乔俊卿,于俊杰,齐中强,刘永锋. 2023

[3]不同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敏感性差异. 崔亚魁,王晓琳,李贵. 2019

[4]菵草和看麦娘对绿黄隆、胺苯黄隆敏感性的初步测定. 宋小玲,褚建君,沈纪冬,姚东瑞,徐可欢. 2000

[5]甲氧磺草胺防除小麦田菵草研究初报. 李宜慰,邓渊玉,沈纪东,储西平,章稳宏,苏小东,董红. 2007

[6]水稻秸秆还田结合炔草酯对禾本科杂草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晓琳,张朝贤,黄红娟,魏守辉. 2015

[7]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植物持液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顾中言,许小龙,韩丽娟. (Mis

[8]辣椒叶片表观表面自由能的计算方法.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徐鹿. 2018

[9]雾滴体积和测量时间对水稻叶面雾滴接触角的影响. 许小龙,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 2013

[10]甲维盐微乳剂药液在水稻叶面的行为分析. 范鹏,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徐广春. 2010

[11]影响杀虫剂药效的因素与科学使用杀虫剂的原理和方法 Ⅲ.表面活性剂与杀虫剂药效的关系. 顾中言. 2005

[12]促进稻田农药利用效率的表面活性剂筛选.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 2013

[13]药液表面张力与喷雾方法对雾滴在水稻植株上沉积的影响.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范鹏. 2011

[14]柴油和杰效利与高效氯氰菊酯混用对三种害虫的毒力及表皮的影响. 石伟山,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徐广春,范鹏. 2010

[15]基于沉积量和生物效果的甘蓝小菜蛾防治喷雾参数优化. 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顾中言. 2015

[16]雾滴密度及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董玉轩. 2012

[17]作物叶片持液量与溶液表面张力的关系. 顾中言,许小龙,韩丽娟. 2003

[18]常用农药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能力分析.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董玉轩. 2012

[19]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及表面张力. 顾中言,许小龙,韩丽娟. 2002

[20]不同浓度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在甘蓝叶面的润湿展布动态. 范鹏,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徐广春.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