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士群 1 ; 刘学芝 2 ; 何俊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国环宏博(北京)节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无锡市农林局水产技术指导站
关键词: 藻华聚集;环境效应;漂浮植物;水葫芦;酶活性
期刊名称: 湖泊科学
ISSN: 1003-5427
年卷期: 2016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3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生态治理,具有环保、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优点.然而,在外源和内源污染尚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夏季蓝藻水华仍然会频繁暴发.系统研究水生植物对藻华聚集后形成的逆境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可为减轻藻华聚集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以水葫芦为代表,采用模拟实验,研究在高温阶段(水温>25℃)、水华聚集下对水葫芦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以揭示蓝藻水华聚集后引起的浅水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消亡的深层机理.结果表明,藻华聚集会很快消耗掉水生植物根区内的溶解氧,水体呈现缺氧状态(溶解氧<0.2 mg/L);植物根区内氧化还原电位值出现明显下降,实验进行1 d后低于-100 m V,实验结束时达-199.9 m V,水体呈现强还原环境.植物叶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呈现快速增加的变化趋势,至实验结束时添加120 g/L的处理组中其含量分别为2.17μmol/g(FW)、266.497 U/g、1988.60 U/(g·min),而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至实验结束时其含量为6.09 U/(g·min);根系中MDA、POD至实验结束时其含量分别为0.57μmol/g(FW)、525.161 U/(g·min),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SOD、CAT含量在实验结束时高达221.71 U/g、35.10 U/(g·min),表现为快速增加的趋势.水葫芦关键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表明藻华长期聚集、腐解带来的水体缺氧等不良条件对植物产生了环境胁迫作用,较长时间影响(>5 d)下对植物产生了严重的伤害作用;同时也表明藻华严重聚集及藻细胞腐解产生的环境胁迫是漂浮植物水葫芦无法生长乃至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净化的工程实践中,要避免蓝藻的严重堆积,以减轻藻华暴发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和充分发挥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
- 相关文献
[1]蓝藻水华聚集对水葫芦生理生态的影响. 吴婷婷,刘国锋,韩士群,周庆,唐婉莹. 2015
[2]不同覆盖度水葫芦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朱普平,王子臣,盛婧,陈留根,郑建初. 2011
[3]不同污染负荷下浮水植物对水体营养盐的去除及生理响应. 刘旻慧,秦红杰,张志勇,张迎颖,王岩,闻学政,刘海琴,宋伟,严少华. 2017
[4]藻华聚集的生态效应:对凤眼莲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何俊,杨轶中,韩士群. 2015
[5]农田排水河道的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设计与效果研究. Yang Fei,杨非,Xu Mao,徐茂,Wang Hai-qin,王海琴. 2017
[6]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LIU Hong-jiang,刘红江,CHEN Liu-gen. 2011
[7]尼龙袋法对水葫芦等水草与常规粗饲料瘤胃降解特性的比较研究. 张浩,白云峰,严少华,蒋磊,涂远璐,刘建,佰伊拉. 2012
[8]水葫芦在污染水体净化中的应用、风险控制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严少华. 2015
[9]粳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研究——Ⅱ.恢复度的配合力及恢复基因的环境效应. 洪德林,汤玉庚. 1986
[10]藻源性黑水团环境效应Ⅲ: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S-P循环的影响. 刘国锋,范成新,张雷,申秋实,王兆德,韩士群. 2014
[11]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王德建,常志州,王灿,张刚,张斯梅. 2015
[12]碳减排视角下农业保险发展的环境效应. 谢政璇,柏宗春,凌颖慧,还红华. 2023
[13]土壤矿质氮及其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苏涵,王维,张巧凤,侯会,耿晓月,董韦,徐振. 2023
[14]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研究进展. 何加骏,严少华,叶小梅,常志州. 2008
[15]水葫芦投喂形态对蚯蚓消化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 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陈凤生,施林林,吴彤东. 2011
[16]水葫芦的生物学特征. 王子臣,朱普平,盛婧,郑建初. 2011
[17]水葫芦沼液肥对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沈明星,刘凤军,施林林,陆长婴,陈凤生,王海侯,吴彤东. 2009
[18]N-苯基-2-萘胺对青菜生长及AsA-GSH循环影响研究. 冯慧芳,石志琦,严少华. 2013
[19]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几种蔬菜幼苗的化感作用. 周新伟,沈明星,吴进兴,陈凤生,王海候,施林林,宋浩,陆长婴. 2012
[20]水葫芦治理太湖流域水体氮磷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郑建初,常志州,陈留根,朱普平,盛婧.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水热温度条件下典型滩涂植物水热炭及炭化液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特征
作者:陈丙法;郑京成;顾鑫才;冯慕华;刘宏;孔明;韩士群
关键词:滩涂植物;水热炭;炭化液;溶解性有机质;光谱技术
-
蓝藻基生物降解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作者:周庆;王岩;陈婷;徐文杰;韩士群
关键词:聚乙烯醇;蓝藻;共混膜;助剂;力学性能
-
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对鲫鱼抵抗藻毒素作用的影响
作者:徐文杰;韩士群;周庆;巫佳杰;陈婷
关键词:α-硫辛酸;抗坏血酸;微囊藻毒素;鲫鱼;抗氧化能力
-
蓝藻酸解产物成分及其饲用安全性研究
作者:韩士群;徐玉娣;周庆;郭启金
关键词:蓝藻;酸解产物;成分;饲用安全性;急性毒理
-
凤眼莲净化藻华养殖尾水过程中的潜在病原菌风险
作者:周庆;王岩;宋伟;陈婷;韩士群
关键词:养殖废水;藻华;漂浮湿地;凤眼莲;潜在病原菌
-
巢湖藻–草–泥堆制有机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陈婷;韩士群;周庆
关键词:藻–草–泥有机肥;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酶活性;产量
-
多功能生态塘对高密度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
作者:常雅军;陈婷;周庆;刘晓静;姚东瑞;韩士群
关键词:多功能生态塘;生物膜;养殖尾水;净化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