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北部湾海域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及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汉取 1 ; 李纯厚 2 ; 杜飞雁 2 ; 王学锋 2 ; 李占东 2 ; 贾晓平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00,广州510300,广州510300,广州510300,广州510300,广州510300

关键词: 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多样性;北部湾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7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25-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1998年1月~1999年5月北部湾海域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对北部湾海域浮游介形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渔场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较为简单,记录有小型海萤(Cypridinanana)、齿形海萤(Cypridinadentata)、尖尾海萤(Cypridinaacuminata)、纳米海萤(Cypridinanami)、针刺真浮萤(Euconchoeciaaculeata)、细长真浮萤(Euconchoeciaelongata)、后圆真浮萤(Euconchoeciamaimai)等18种;隶属于2亚目、2科、4亚科、12属,其中有4种周年出现,9种只在特定的单一季节出现,其余5种季节性出现;夏季和冬季出现的物种数最多,达到11种;春季次之,为9种;秋季最少,只有6种。北部湾浮游介形类可以划分为3个生态类群,即低盐暖水类群、广温广盐类群和高温高盐类群,优势种群主要是近岸低盐暖水类群的针刺真浮萤和尖尾海萤。全海域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0.02~51.58ind./m3,年平均1.22ind./m3,春季最高,达2.73ind./m3,在湾西北部密集有大量的针刺真浮萤;夏季此密集区逐渐向湾中部移动,纳米海萤为其密集种,栖息密度也有所降低;秋、冬季量少,但在湾南、北部各出现一个丰度相对较高的密集区,并由南北向湾中部递减。总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平面分布趋势与栖息密度相似。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以湾口较高、湾顶较低,呈湾口向湾内西北方向递减趋势;全海域年平均多样性阈值为0·329,四季多样性水平皆为Ⅰ级,多样性程度低;多样性程度较高的区域,多出现于受外海水影响较大、水文状况变化较为复杂的海域。对浮游介形类的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及多样性与北部湾的水系、水团、水温及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相关文献

[1]南沙群岛海域春、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 郭伟龙,王亮根,杜飞雁,姜仕军. 2015

[2]秋、冬季北部湾浮游介形类群落多元分析. 赵汉取,贾晓平,李纯厚,杜飞雁,李占东,王学锋. 2006

[3]长江口崇明东滩夏秋季仔稚鱼的空间分布. 刘欢,陈锦辉,吴建辉,钟俊生,韩梦婷,赵晨. 2021

[4]长岛南部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周年变化. 时永强,栾青杉,单秀娟,韦超,赵永松,孙策策,金显仕. 2024

[5]El Nio/La Nia影响下北部湾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多样性. 廖秀丽,杜飞雁,李纯厚. 2011

[6]北部湾中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张公俊,杨长平,孙典荣,刘岩,单斌斌,赵雨,周文礼. 2021

[7]北部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乔延龙,陈作志,林昭进. 2008

[8]El Ni(n)o/La Ni(n)a影响下北部湾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多样性. 廖秀丽,杜飞雁,李纯厚. 2011

[9]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布特征研究. 付璐璐,甄毓,贺惠,张玉,米铁柱. 2016

[10]中国海洋浮游介形类研究进展. 赵汉取,贾晓平,李纯厚,王学锋. 2005

[11]莱州湾中华哲水蚤种群结构及丰度分布. 左涛,王俊,王秀霞. 2017

[12]东海浮游介形类(Ostracods)分布特征. 徐兆礼. 2006

[13]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浮游植物分布. 王云龙,袁骐,庄平,沈新强,张涛,朱江兴,李备军. 2008

[14]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死亡和最佳开捕规格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15]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6]南沙群岛渚碧礁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及食性特征研究. 李媛洁,张俊,陈作志,江艳娥,龚玉艳. 2019

[17]庐山西海夏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丁娜,周彦锋,周游,尤洋. 2014

[18]西沙群岛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 李媛洁,陈作志,张俊,江艳娥,龚玉艳,蔡研聪,杨玉滔. 2020

[19]东海陆架区的颗石藻. 栾青杉,孙坚强,左涛,陈瑞盛,王俊. 2013

[20]三都澳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特点. 周进,纪炜炜.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