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9种生物制剂对甘薯长喙壳菌的抑制作用及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德胜 1 ; 王永江 1 ; 王爽 1 ; 白瑞英 1 ; 张振臣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薯长喙壳;生物农药;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681-6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防治甘薯黑斑病的生物农药,测定了9种生物制剂对甘薯长喙壳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防治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四霉素对分生孢子萌发以及菌丝生长均表现出最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10和0.15 mg/L;丁子香酚次之,EC50分别为0.24和0.93 mg/L。四霉素对薯苗黑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接种甘薯长喙壳菌分生孢子浓度为5×104孢子/m L时,四霉素有效用量6与9 mg/L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67%和78.57%;当接种浓度为5×105孢子/m L时,四霉素有效用量6与9 mg/L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44%和90.23%。本研究为生物农药应用于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 相关文献

[1]苦参碱与3种化学杀菌剂混配对甘薯长喙壳的联合毒力及防效验证. 张德胜,王永江,王爽,田雨婷,乔奇,秦艳红,白瑞英,张振臣. 2017

[2]不同药剂防治烟草黑胫病效果研究. 陈玉国,王海涛,李小杰,李成军,李彦平,李淑君,王遂法. 2015

[3]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药剂浸种对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张德胜,田雨婷,马占宽,赵付枚,王英志,张振臣. 2024

[4]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IAA含量及IAA氧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崔筱,张玉亭,刘芹,孔维威,康源春,胡素娟,袁瑞奇,宋志波,孔维丽. 2020

[5]碳、氮对茄病镰刀菌与棘孢木霉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吴娜,朱金峰,王海涛,康业斌,郑伟. 2018

[6]花生网斑病病原菌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许欣然,张新友,汤丰收,燕照玲,王东国,黄冰艳,董文召,杜培,苗利娟. 2014

[7]稻壳替代玉米芯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KANG Yuan-Chun,康源春,YUAN Rui-Qi. 2014

[8]生物农药在烟田烟青虫/棉铃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郭梅燕,陈玉国,王雪芬,李成军,李小杰,邱睿,白静科,王海涛,常剑波,刘东升,王遂发,李淑君. 2020

[9]烟草镰刀菌根腐病防治药剂的筛选. 姚晨虓,刘畅,李小杰,白静科,徐敏,邱睿,陈玉国,康业斌,李淑君. 2022

[10]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平台体系建立. 程惠珍,高微微,陈君,张蓉,李世东,刘红彦,丁万隆,张连学,缪建华,杨春清,张永清,李学兰,陈士林. 2005

[11]花生蛴螬发生为害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刘爱芝,陶岭梅,韩松,茹桃勤,李素娟. 2007

[12]多种类型农药对麦蚜的控制效果和对天敌的保护作用. 刘爱芝,李世功. 1999

[13]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的防治效果. 宋玉立,杨共强,何文兰. 2006

[14]14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棠玉立,何文兰. 2009

[15]12.5%欧博悬浮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王耀伟. 2009

[16]不同播期和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 刘佳中,孙静,王静,张进国,姜军,赵保军,郝俊杰. 2014

[17]4种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药效研究. 范志业,刘迪,张卉,陈琦,全鑫,薛保国,李世民. 2013

[18]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范志业,曹永周,沈海龙,陈莉,侯艳红,徐飞,陈琦,刘迪,李雷雷,李世民,孙炳剑. 2020

[19]五种类型农药不同剂量与施药时期对麦蚜防治效果及麦粒农药残留的影响. 张登峰,尹姣,武予清,段云,蒋月丽,曹雅忠. 2011

[20]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 韩松,全鑫,郭小奇,曹秀,梁九进,刘爱芝.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