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华林 1 ; 李波 1 ; 陈海强 1 ; 马成英 1 ; 陈维 1 ; 乔小燕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化英红九号;萎凋时间;品质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1742-1745

摘要: 以黄化英红九号和英红九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萎凋时间加工红茶的生化成分特征,对更好地了解2个品种(系)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夏秋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中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咖啡碱则显著增加;夏季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中游离氨基酸随萎凋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茶黄素、茶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则没有显著变化;英红九号红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2个品种(系)的秋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萎凋时间延长没有显著变化;2个品种(系)的夏秋茶儿茶素组分增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降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黄化英红九号夏秋茶品质与英红九号不同,且季节间品质差异不大.

  • 相关文献

[1]不同季节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李波,黄华林,陈欣,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2019

[2]粉葛资源营养品质综合分析. 李桂花,符梅,罗文龙,骆善伟,郭巨先. 2021

[3]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乔小燕,李波,何梓卿,陈海强,操君喜,黄华林. 2018

[4]不同萎凋及发酵时间对广东丹霞红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王秋霜,凌彩金,乔小燕,吴华玲,陈栋. 2018

[5]不同冬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 2004

[6]小白菜种质资源的品质分析. Li guihua,李桂花,Chen hancai,陈汉才,Zhang yan. 2016

[7]不同仓储地康砖茶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乔小燕,陈维,马成英,操君喜,陈栋. 2019

[8]不同杨桃品种品质分析及草酸含量的测定研究. 钟云,姜波,蒋侬辉,刘岩,刘传和,曾芳,易干军. 2009

[9]广东主要品种(品系)工夫红茶适制性分析. 王领昌,陈栋,肖文军,吴华玲,方开星,姜晓辉. 2017

[10]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曹干. 2004

[11]连续化清洁生产线加工的红条茶品质分析. 晏嫦妤,刘淑媚,凌彩金,赖兆祥,陈海强,曾文伟,赵超艺. 2013

[12]快速粘度分析仪在谷物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毛立新. 2005

[13]传统与微波辅助工艺提取苹果果胶品质比较. 吴继红,彭凯,张燕,胡小松,廖森泰,陈芳,孙志健,廖小军. 2009

[14]稻属不同物种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s)分析. ^A范芝兰^B1%^A李晓方^B2%^A潘大建^B3%^A张祥喜^B4. 2003

[15]60个平菇菌株ISSR遗传差异分析. 肖自添,何焕清,郑雪平. 2012

[16]31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Xu Xiaobiao,徐小彪,Yi Ganjun,易干军,Chen Hua. 2008

[17]姜荷花种质资源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YE Yuan-jun,叶远俊,LI Dong-mei,李冬梅,LIU Xiao-fei. 2019

[18]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化橘红种质资源. 赵俊生,杨晓燕,曾样有,钟声. 2017

[19]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化橘红种质资源. 赵俊生,杨晓燕,曾祥有,钟声,方静. 2016

[20]广州地区春季叶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特征. 岳茂峰,冯莉,杨彩宏,田兴山.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