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硫包膜缓释肥施用模式对红皮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邓垚 1 ; 孔强 2 ; 郭瑞 1 ; 王建华 1 ; 刘家俊 1 ; 姚维成 1 ; 申雪懿 1 ; 温明星 1 ; 殷树华 3 ; 陈琛 1 ; 李东升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2.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红皮小麦;硫包膜缓释肥;减施增效;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3 期

页码: 29-35

摘要: 为了探究在减施增效的施肥目标下,不同硫包膜缓释肥施用模式对淮南麦区红皮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选用镇麦15为试验材料,将硫包膜掺混肥(SCU)和普通尿素进行配施,设置1个不施肥对照(CK)和6种施肥模式(U、SR1、M1、SR2、M2和SR3),研究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经济系数和经济效益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1)相同施氮量下,采用2次施肥的M1和SR2的产量较常规施肥U模式增幅分别达到13.00%和12.00%,而减氮条件下M2、SR3模式的增幅达到15.56%和 10.09%,这主要得益于缓释肥促进小麦穗粒数的增加;2)M1、SR2和M2模式都具有相对较高的茎质量、叶质量、穗质量,但只有M2的经济系数最高,其经济效益也最高,达968.62元/667 m2,比常规施肥模式提高28.14%.总体上,M2模式在总施氮量减少15%的基础上增产增效显著.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句容市草莓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 吉沐祥,黄洁雪,王晓琳,范亚君,刁春友,徐炜枫. 2021

[2]水稻绿色栽培减施增效施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陈绍荣,邵建华,张明泽,杨君,句梦娜. 2022

[3]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对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亚柏. 2014

[4]温室秋延后辣椒不同整株方式和采收时段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胡奇,魏猷刚,甘小虎,章鸥,皇甫菊银,胡波,吴力人. 2016

[5]农户直播稻经济分析及启示. 孔有利,周建涛,邵明灿,刘华周. 2012

[6]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营养效应的研究. 朱小梅,刘芳,吴家旺,王正银,向华辉,周长洪,洪立洲. 2008

[7]小麦宽空幅冬季培肥的产量表现、经济效益及化肥减施效应研究.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薛亚光,汪波,李波. 2015

[8]2种鲜食蚕豆设施栽培模式及其效益. 卞晓春,刘水东,吴春芳. 2018

[9]不同机械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薛亚光,石吕,韩笑,魏亚凤,石晓旭,杨美英,刘建. 2021

[10]缓释控肥对芋头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安,常庆涛,孙婧婧,吴薇. 2020

[11]一次性施肥方式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严旖旎,石晓旭,刘海翠,单海勇,刘旭杰,张晋,刘建,李赢,杨美英. 2022

[12]鲜食糯玉米-鲜食大豆不同间作行比配置下产量与综合效益分析. 李红梅,冒宇翔,章慧敏,周广飞,张振良,郝德荣,陆虎华,陈国清,薛林,石明亮,黄小兰,宋旭东. 2023

[13]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郑建初,李标,周炜. 2014

[14]减氮减药栽培对滩涂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颜淑云,于洪喜,袁嘉琦,周根友,陈澎军,汪波. 2022

[15]不同化肥减施模式对机插粳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志宏,韩笑,石吕,阚建鸾,苏建平,刘建,薛亚光. 2022

[16]不同蔬菜型甘薯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和品质. 孙富年,黄元射,李明,杨春贤,傅玉凡,谢一芝,张启堂. 2008

[17]泗阳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田胜营,吕秀敏,董磊,王卫军. 2023

[18]太湖地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孙小祥,常志州,靳红梅,沈明星,陆长婴,王海候. 2017

[19]黑土实施免耕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桂玉,张晓平,范如芹,梁爱珍,黄丹丹,杨学明. 2015

[20]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地力水平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朱德进,张辉,黄卉,宁运旺,张永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