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烯啶虫胺新型半抗原的合成与免疫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方方 1 ; 罗金辉 1 ; 谢德芳 1 ; 吕岱竹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海南省热带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烯啶虫胺;新型半抗原;合成;免疫效果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7 期

页码: 1394-13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烯啶虫胺(nitenpyram,NIT)残留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合成烯啶虫胺新型半抗原并进行紫外和质谱等技术的分析确证,分别将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成完全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免疫小鼠后测定抗血清的效价,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先逐渐升高后再逐渐降低,最高达到1∶16 000。选取抗血清效价最高的小鼠,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其灵敏度,其半抑制浓度(IC50)较低,为1.68μg/m L,竞争效果明显。将建立的检测方法与液相色谱方法进行比较,虽线性范围和灵敏度较液相色谱方法稍低,但回收率均≥80%,无明显差异,具有明显的识别效应,为烯啶虫胺高灵敏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残留免疫分析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烯啶虫胺水解和土壤降解环境行为研究. 刘景坤,武春媛,邓晓,李勤奋. 2014

[2]气相色谱法测定豇豆和土壤中烯啶虫胺的残留. 黄勇平,潘晓威. 2015

[3]气相色谱法测定农田土壤和水中烯啶虫胺残留. 赵方方,林靖凌,谢德芳,吕岱竹. 2014

[4]烯啶虫胺对椰心叶甲的生物活性. 温海波,候华民,金启安,张善学,陈利标. 2014

[5]烯啶虫胺在热带土壤中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陈珊珊,陈淼,武春媛,邓晓,刘景坤,李勤奋. 2014

[6]海南某规模牛场口蹄疫强制免疫效果分析. 施力光,刘诚,彭维祺,胡海超,侯冠彧. 2018

[7]化橘红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理化性质及表面结构的研究. 程荷凤,李小凤,东野广智,陈素珍,周慧玲. 2000

[8]遥爪型液体天然橡胶的合成与表征. 从琴琴,廖双泉,杨晓红,张哲,谢贵水. 2012

[9]新型手性辅剂N-甲基苯丙胺醇诱导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云惟贤,许园,陈燕,杨杰,庞朝海. 2023

[10]香草兰育种研究综述. 于飞,冯慧敏,武耀廷. 2009

[11]油棕果实发育和采后脂肪酸合成转录代谢差异分析. 吴秋妃,杨程,张淑岩,韦露,冯美利,李睿,周丽霞,曹红星. 2024

[12]细菌纤维素研究新进展. 杨礼富. 2003

[13]高等植物蔗糖代谢研究进展. 刘洋,林希昊,姚艳丽,苏俊波. 2012

[14]新型嵌合抗菌肽SB基因的合成. 李文斌,祁贤,张治礼,郑学勤. 2002

[15]CrLEC1基因调控莱茵衣藻油脂合成的功能解析. 张浩东,李亚军,谭德冠,张家明,马帅. 2024

[16]WRI1调控植物油脂合成的研究进展. 金龙飞,周丽霞,曹红星,杨耀东. 2022

[17]二甲胺-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于海燕,陈远见,赵艳芳,陈水泉,陶忠良,绍提,何映平. 2012

[18]甘蔗的蔗糖代谢. 黄东杰,张树珍,范海阔,蔡文伟.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