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龙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淼 1 ; 邸树峰 1 ; 郭新宇 2 ; 毕影东 1 ; 李炜 1 ; 刘明 3 ; 夏天舒 1 ; 来永才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2.哈尔滨工程大学绿化中心

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

关键词: 大豆;中龙豆1号;选育;栽培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249-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龙豆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以黑农44为母本,(合丰50×黑农51)F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北方春大豆新品种。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01),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20021)。中龙豆1号蛋白含量38.38%,脂肪含量22.20%,生育天数125 d左右,需≥10℃有效积温2 650℃以上,幼苗拱土能力强,根系发达,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东南部和新疆昌吉州等地区春播种植。

  • 相关文献

[1]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姜成喜,陈维元,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单大鹏,张维耀,吕德昌. 2012

[2]2OO4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 薛津. 2004

[3]辐射诱变选育大豆新品种合农71及其高产栽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4]辐射诱变选育大豆新品种合农71及其高产栽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5]合丰42号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胡喜平. 2005

[6]黑河18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点与栽培技术. 郑淑琴,刘发,鹿文成,梁吉利,闫洪睿,张雷,刘英华. 2001

[7]高产优质大豆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Ⅱ合丰47高产优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 胡喜平. 2008

[8]重迎茬在大豆根部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董丽华,高金堂. 1999

[9]高产优质大豆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Ⅰ合丰42高产优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 胡喜平. 2008

[10]矮壮系(CCC)和三碘苯甲酸(TIBA)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 赵作民,谭国强. 1997

[11]糜子新品种齐黍2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闫锋,李清泉,崔秀辉,董扬,王成,曾玲玲,卢环,赵蕾. 2019

[12]糜子新品种齐黍4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董扬. 2022

[13]谷子新品种嫩选17选育及栽培要点. 董扬,李清泉,闫锋,季生栋,赵索,李旭业. 2021

[14]抗线虫4号大豆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田中艳,高国金,周长军,杜志强,王明泽,李志学. 2004

[15]糜子新品种齐黍1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刘峰,崔秀辉,李清泉,王成,曾玲玲,闫锋,季生栋. 2010

[16]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的选育.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17]矮秆耐密植大豆新品种合农91选育与高产创建. 郭泰,郭美玲,冯宪忠,李灿东,王志新,郑伟,赵海红,罗庚彤. 2019

[18]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10号的选育与推广.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张笛,王连霞,马波,王俊强,胡继芳. 2022

[19]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农5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瑞萍,高明杰,张必弦,王家军,韩新春,刘秀林,王雪扬,李进荣. 2021

[20]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龙达130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刘峰,栗铭徽,张武,李桂洪,李宝华,陈永利,陈浩,徐国成,徐玉梅,姜军,吴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