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养殖密度对达氏鳇幼鱼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丰超杰 1 ; 王亚玲 2 ; 张颖 1 ; 杨合霖 2 ; 王念民 1 ; 吕伟华 1 ; 曹顶臣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达氏鳇;养殖密度;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脂肪酶

期刊名称: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ISSN: 1004-7034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125-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达氏鳇幼鱼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5 000尾达氏鳇幼鱼随机分为5组(A组、B组、C组、D组和E组),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的养殖密度(1 111尾/m3、1 481尾/m3、1 852尾/m3、2 222尾/m3、2 593尾/m3)进行养殖,每组3个重复,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测定各组的生长指标(终末体长、终末体重、体长绝对增长量、体重绝对增长量、体长相对增长率、体重相对增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和体重特定生长率)、血清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及三酰甘油、球蛋白、血清钾、血清钠、血清钙含量)和脂肪酶活性,分析不同养殖密度对达氏鳇幼鱼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A组的终末体长、终末体重、体长绝对增长量、体重绝对增长量、体长相对增长率、体重相对增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及体重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其中A组的终末体长和终末体重均显著高于B组、C组及E组(P<0.05),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的体长绝对增长量、体重绝对增长量、体长相对增长率、体重相对增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及体重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C组和E组(P<0.05),与B组和D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肥满度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达氏鳇幼鱼的累计死亡率大体上呈升高趋势;试验结束后,A组、B组、C组、D组和E组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67%、8.52%、18.60%、20.58%和22.40%;高死亡率主要集中于试验初期(第1~8天),在试验第40天以后,各组均无死亡情况发生.A组的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均为最高,B组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其中A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与C组、D组及E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D组及E组(P<0.05),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B组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D组(P<0.05),与A组、C组及E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及三酰甘油、球蛋白、血清钾、血清钠、血清钙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A组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的脂肪酶活性均最高,且均显著高于C组、D组及E组(P<0.05),与B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前肠、中肠、后肠的脂肪酶活性均高于肝脏,其中前肠的脂肪酶活性均为最高.说明低养殖密度更有利于达氏鳇幼鱼的生长.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