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近30年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与区域优势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杰安 1 ; 王小慧 1 ; 吴尧 1 ; 贾浩 1 ; 尹小刚 1 ; 史磊刚 1 ; 褚庆全 1 ; 陈阜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谷子;县域;ArcGIS;时空变化;贡献率;重心迁移;比较优势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11 期

页码: 1883-18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谷子营养丰富、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谷子种植对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以期为优化谷子布局和促进谷子生产发展提供建议与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5—2015年谷子各省、县域生产统计数据,采用产量贡献率、重心迁移、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年间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由3.318×10~6hm~2减少至7.88×10~5hm~2后回升至8.39×10~5hm~2,单产由1 801.2 kg·hm~(-2)提高至2 342.9 kg·hm~(-2),总产量变化中面积贡献率为80.3%,单产贡献率为18.4%,且单产贡献率逐渐增加。全国谷子生产重心年际间变化较小,优势产区稳定在东北地区中西部、黄淮海平原中北部和北部中低高原区东南部,具体集中在内蒙东部、东北三省与内蒙接壤的县域、河北大部、河南西北部、山东中部、山西大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及宁夏中部。30年间黄淮海平原区、东北地区与西北部分县域单产增加但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使该区域表现为单产优势与面积劣势,2000年后北部中低高原区的吉林通榆、内蒙敖汉旗与山西部分县域的播种面积回升。播种面积较大而单产劣势的县域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和山西中北部部分县域。【结论】30年来全国谷子播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黄淮海地区被夏玉米替代的夏谷较难恢复,东北地区中西部、北方农牧交错区及太行山沿线区谷子生产具有恢复潜力。谷子育种、栽培技术与生产加工机械的进步,对谷子生产提质增效与实现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

  • 相关文献

[1]全国县域复种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淮贺举,李奇峰,王小慧,胡海棠,李存军. 2021

[2]基于农作制分区的1985-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时空变化. 白冰,杨雨豪,王小慧,贾浩,吴尧,史磊刚,尹小刚,陈阜. 2019

[3]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王小慧,姜雨林,刘洋,卢捷,尹小刚,史磊刚,黄晶,褚庆全,陈阜. 2018

[4]THE POTENTI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BACTROCERA DORSALIS (DIPTERA: TEPHRIDIDAE) IN CHINA BASED ON EMERGENCE RATE MODEL AND ARCGIS. Li, Zhihong,Wu, Jiajiao,Rajotte, Edwin G.,Rajotte, Edwin G.,Wan, Fanghao,Wang, Zhiling. 2009

[5]Potenti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hagoletis pomonella (Diptera: Tephritidae) in China. Li, Zhi-Hong,Lu, Xiao-Yu,Geng, Jian,Rajotte, Edwin G.,Wan, Fang-Hao,Wang, Zhi-Ling. 2011

[6]公共安全应急平台中空间数据组织方法研究. 张发顺,郭邦梅,孟志军,梁勇. 2011

[7]墨西哥按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 李志红,万方浩,王之岭. 2008

[8]亚洲型舞毒蛾在北美的适生性. 陈洪俊,陈乃中,李志红,万方浩,王之岭. 2009

[9]枣实蝇在中国适生性初步研究. 林伟,李志红,耿建,万方浩,王之岭. 2008

[10]蜜柑大实蝇在中国的适生性研究. 李志红,陈洪俊,耿建,王之岭,万方浩. 2009

[11]基于VRML_ArcGIS的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与实现. 蒋文燕,栾汝朋,朱晓华. 2010

[12]县域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规划适宜性评价. 阎波杰,潘瑜春,赵春江,郭欣,殷红梅. 2010

[13]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研究. 任艳敏,孙九林,刘玉,潘瑜春. 2017

[14]基于限制因素分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 任艳敏,孙九林,潘瑜春. 2018

[15]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县域农业增长空间特征研究. 刘玉,唐秀美,潘瑜春,胡月明. 2018

[16]北京农业科技进步及其对生产要素作用研究. 文长存,陈俊红. 2013

[17]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郝利,韩孟华,周连第. 2010

[18]浅谈意大利蔬菜种子生产可鉴之处. 丁海凤,张凤兰,张雪平. 2012

[19]北京市延庆县有机食品发展战略研究. 张正,秦向阳,姜楠. 2007

[20]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我国畜牧业区域结构调控研究. 李瑾,秦向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