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岚 1 ; 姜淑泓 1 ; 陈玉函 1 ; 常乐 1 ; 管俊翔 1 ; 林强 2 ; 于淼 1 ; 乔志刚 1 ; 王磊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产动物疾病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黄河鲤;嗜水气单胞菌;ScoT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抗病能力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2748-27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基于SCoT分子标记探讨黄河鲤遗传多样性与其抗嗜水气单胞菌能力的关系,为黄河鲤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对300尾黄河鲤进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按死亡顺序分为最先死亡群体(FP)、最后死亡群体(LP)和存活群体(SP),每个群体选取30尾。从8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重复性高、条带清晰的引物,对3个黄河鲤群体进行多态性扩增,采用PopGene32和Arlequin 3.5计算3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及Shannon’s信息指数(I)等遗传参数,基于Nei’s遗传距离(Ds)利用MEGA 7.0中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以Structure 2.3进行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黄河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死亡率为40.0%。从8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18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从3个黄河鲤群体中共扩增出10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7条,占94.17%。3个黄河鲤群体的Na范围为1.7961~1.8155,Ne范围为1.3828~1.4029,H范围为0.2258~0.2467,I范围为0.3453~0.3804;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0972,即90.28%的遗传多样性分布在群体内部。3个黄河鲤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299,属于轻度遗传分化;群体间的Ds分布在0.0248~0.0835,其中FP群体与SP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基于Ds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FP群体和LP群体聚为一支,SP群体单独聚为一支;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个黄河鲤群体可分为2个亚群[抗病群体(SP)和易感群体(FP和LP)]。可见,通过黄河鲤死亡时间划分的群体与通过聚类分析及遗传结构分析得出的群体基本一致。【结论】黄河鲤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能力随着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增大而增强。因此,在黄河鲤抗病品种(系)选育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在提高生长、营养等经济性状的同时保证一定的基因杂合度。
- 相关文献
[1]中国鲤几个代表种群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常玉梅,孙效文,梁利群. 2004
[2]黄河鲤越冬前后的生长特点分析. 张成锋,苏胜彦,朱健,朱文彬,董在杰. 2013
[3]建鲤与黄河鲤的杂交优势研究及主要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佟雪红,董在杰,缪为民,袁新华,王建新,岳春梅,林连升. 2007
[4]基于黄河鲤新品系IGF2b基因SNPs获取体系的建立及在该品系选育中的应用. 谢元澄,李欣原,苏胜彦,梁敬东,徐跑,贺鑫晋,Bouzoualegh Raouf. 2019
[5]黄河鲤新品系肌肉脂肪酸组分与形体指标的关联分析. 苏胜彦,任若兰,俞菊华,于凡,李建林,孙阿君,李红霞,宋长友,王美垚,唐永凯. 2020
[6]基于地标点法的不同黄河鲤群体形态鉴别. 姜京京,张成锋,唐永凯,敬小军,李红霞,刘磊,苏胜彦. 2023
[7]建鲤与黄河鲤的RAPD分子标记及其杂交优势的遗传分析. 佟雪红,董在杰,缪为民,袁新华,王建新,岳春梅,林连升. 2007
[8]福瑞鲤与黄河鲤、建鲤鱼肉品质的比较及影响肉质的主成分分析. 吕帆,朱文彬,王兰梅,董在杰. 2016
[9]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分析黄河鲤群体的遗传潜力. 李超,鲁翠云,冯建新,徐浩,范飞龙,徐鹏,孙效文. 2012
[10]黄河鲤对饲料蛋白质需求量研究. 瞿飞虎,姜晓娜,葛彦龙,翟钰姗,张玲,王继瑶,寇寒,李池陶,胡雪松,石潇丹,贾智英. 2024
[11]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镜鲤溃疡病. 卢彤岩,杨雨辉,刘红柏. 2000
[12]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13]水产源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QRDR基因突变分析. XUE Hui-juan,薛慧娟. 2012
[14]牙鲆MHCⅡ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鱼体抗病力关系的研究. 陈松林,张玉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2005
[15]3种主要水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秀华,黄倢. 2010
[16]嗜水气单胞菌在浸泡感染团头鲂的组织动态分布. 陆春云,谢骏,习丙文,梁利国,夏飞,潘良坤. 2015
[17]21种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陶健,李绍戊,刘红柏. 2013
[18]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杨移斌,艾晓辉,宋怿,董靖,胥宁,姜兰. 2019
[19]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沈锦玉,潘晓艺,余旭平,尹文林,曹铮,吴颖蕾. 2007
[20]鲤slc15a1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表达分析. 姜洲,张猛,刘凯月,薛亚果,邵嘉棋,李学军,董传举.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印太交汇区八种鱼类群体遗传结构和连通性分析
作者:黄红伟;张志新;仲嘉;林强;郭宝英;严小军
关键词:印太交汇区;遗传多样性;扩散;种群连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
-
N-氨甲酰谷氨酸对大口黑鲈生长、肝功能、肠道结构及其菌群影响
作者:余明海;付小哲;罗霞;刘礼辉;梁红茹;牛银杰;马宝福;李宁求;林强
关键词:大口黑鲈;N-氨甲酰谷氨酸(NCG);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肝功能
-
基于Bytetrack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在斑马鱼毒性行为识别中的应用
作者:赵海翔;崔鸿武;黄桢铭;王磊;李皓;崔正国;曲克明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多目标跟踪;斑马鱼;行为分析
-
鳜弹状病毒糖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作者:张彦冰;叶加鑫;孙威;刘晓丹;林强
关键词:鳜弹状病毒;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杆状病毒
-
鳜弹状病毒N蛋白与鳜c-Myc互作调控谷氨酰胺代谢机制
作者:张秋爽;叶彩媚;牛银杰;林强;梁红茹;罗霞;李宁求;付小哲
关键词:鳜;鳜弹状病毒(SCRV);鳜c-Myc;蛋白互作;谷氨酰胺代谢
-
Rho A-Rock1信号通路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感染的调控及作用
作者:谭有燕;牛银杰;李宁求;罗霞;林强;梁红茹;付小哲
关键词:脾肾坏死病毒;病毒复制;Rho A-Rock 1信号通路
-
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分析
作者:瞿诗雨;卢昇;陈松林;刘洋;周茜;王磊;徐文腾;宋煜
关键词:遗传参数;遗传力;豹纹鳃棘鲈;哈维氏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