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番茄果实降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合成与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媛 1 ; 何昭颖 1 ; 崔广禄 1 ; 代艳侠 1 ; 平华 1 ; 马智宏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大兴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番茄;降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11 期

页码: 362-3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番茄中的类胡萝卜素及其由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生的降异戊二烯类芳香物质是果实风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降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阈值极低,是番茄果实花香、果香的主要贡献者.近年来,番茄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已经形成较为清晰的通路,但对其降解产物降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的研究多在产物分析的层面.该研究综述了番茄中降异戊二烯类芳香物质的组成和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影响降异戊二烯积累的因素及转录调控因子,以期为番茄风味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在结球白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戚佳妮,于拴仓,张凤兰. 2009

[2]应用Delphi方法确定动物福利影响因素权重的研究. 耿爱莲,李保明,陈刚. 2008

[3]类胡萝卜素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熊玉兰,马荣才,曹鸣庆. 2002

[4]水稻成熟过程中高光谱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何秋霞. 2003

[5]臭氧影响植物花青素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进展. 王华,杨媛,李茂福,刘佳棽,金万梅. 2017

[6]鱼类类胡萝卜素着色研究进展. 李铁梁,徐冠玲,邢薇,马志宏,姜娜,罗琳. 2018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 宋曙辉,薛颖. 2001

[8]洒金柏色素变化及光合作用响应特征. 廖婷,付琳,郭丽琴,刘国彬,王烨,姚砚武,曹均. 2021

[9]马蔺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色素分析. 李楠,田小霞,毛培春,郑明利,孟林,云岚. 2024

[10]四个黄栌变种及品种生长期色素含量的比较. 李海龙,潘青华,王贤荣. 2010

[11]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山楂黄色和红色果皮呈色物质差异分析. 郭荣琨,董宁光,农惠兰,王菡,滕维超,孟佳欣. 2024

[12]京红栗南瓜耐寒早熟新品种. 李海珍. 2006

[13]不同品种猕猴桃多酚和类胡萝卜素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常虹,张翼钊,钱建平,李文生,王云香,周家华,王宝刚. 2024

[14]烹调方法对3种叶菜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何湘漪,何洪巨,范志红,王蓉,王璐. 2016

[15]温室番茄营养诊断研究初报. Guo Jianhua,郭建华,Wu Xinyan,武新岩. 2011

[16]氮肥施用措施对北京设施番茄及土壤硝酸盐的影响. BI Xiao-qing,毕晓庆,ZHANG Cheng-jun. 2012

[17]人工卵赤眼蜂对番茄地二代棉铃虫控制效果研究初报. 王素琴,黄宁兴,秦凯,张帆,张文山,王德清,崔文青,田兆迎. 2002

[18]负水头灌溉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邵,薛绪掌,郭文善,李霞,陈菲. 2008

[19]亏缺灌溉时期对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刘明池,张慎好,刘向莉. 2005

[20]胸腺肽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张丽华,钟辉,程智慧,陈杭,李霞.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