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士亮 1 ; 于滔 1 ; 扈光辉 1 ; 王成波 1 ; 曹靖生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29-33
摘要: 准确可靠的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方法是开展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遗传和育种的基础。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和实验室对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分析了影响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主要因素,并对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相关文献
[1]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褚力嘉,曹士亮,靳羽晗,李帅,刘宝民,于滔,刘长华. 2020
[2]基于SLAF-Super BSA技术的玉米萌发期耐冷性定位的初步研究. 曹士亮,于滔,董玲,刘宝民,王成波,李文跃,杨耿斌,武尔娜. 2021
[3]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寒性的鉴定与评价. 马延华,王庆祥,孙德全,李绥艳,林红,番丽艳,陈绍江. 2013
[4]玉米耐寒性鉴定研究进展. 马延华,王庆祥,陈绍江. 2012
[5]玉米抗(耐)旱指标鉴定方法与展望. 刘玉涛. 2013
[6]玉米SSR分子标记技术操作流程研究进展. 曹士亮,曹靖生,王成波,贺强. 2012
[7]我国玉米秸秆还田现状及效应研究进展.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葛选良. 2017
[8]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邢璐露. 2024
[9]玉米丝黑穗病特征特性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白艳凤. 2014
[10]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比较及分析. 孙明明,韩英鹏,陈浩,滕卫丽,李文滨. 2007
[11]我国马铃薯疮痂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夏善勇,盛万民. 2022
[12]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贾鸿昌,韩德志§,闫洪睿,张雷,梁吉利,闫晓飞,朱海芳,鹿文成. 2022
[13]水稻耐苏打盐碱性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琳帅,王迪,卞景阳,孙兴荣,邵凯,韩冰,来永才,刘凯. 2024
[14]我国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及安全评价管理. 连庆,王伟威. 2012
[15]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进展. 王秀利,李楠,刘娣. 2005
[16]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和研究进展. 张俊宝,潘惠文,刘海英. 2016
[17]我国抗性淀粉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别同玉,许加生,别同德. 2011
[18]植物抗炭疽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谢冬微,路颖,杨学,赵德宝,孙健. 2015
[19]松多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李波,包怡红,王振宇. 2013
[20]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朱丹,袁芳,孟坤,宋雅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文跃;于滔;曹士亮;马雪娜;唐贵;高利;杨耿斌
关键词:糯玉米;SNP;类群划分;遗传分析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
-
52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马雪娜;于滔;张建国;曹士亮;杨耿斌;李文跃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110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于滔;张建国;曹靖生;马雪娜;何长安;曹士亮;李树军;蔡泉;李昕;李思楠;杨耿斌;李文跃
关键词:玉米;耐低温;萌发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作者:杨耿斌;于滔;何长安;李文跃;马雪娜;纪春学;曹士亮
关键词:黑龙江;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玉米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李永祥;李会勇;扈光辉;刘旭洋;李春辉;张登峰;黎裕;王天宇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核心种质;应用核心种质;育种应用
-
东北玉米杂交种对茎腐病的抗性鉴定
作者:付立新;杨剑飞;胡少新;龚士琛;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王志国;李永刚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茎腐病;抗性鉴定;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