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黄鱼分子育种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彭士明 1 ; 王亚冰 1 ; 王倩 1 ; 高权新 2 ; 郑汉丰 1 ; 许建 3 ; 王鲁民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黄鱼;遗传改良;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展望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3 期

页码: 375-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其年养殖产量位列全国网箱养殖鱼类之首.然而,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和产量的逐年扩增,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种质退化、品质下降、抗病抗逆性差及良种覆盖率低等.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是解决当前大黄鱼产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鱼类遗传改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型分子育种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大黄鱼育种领域,对大黄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带动了大黄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概述了大黄鱼分子育种相关技术,并详细论述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遗传连锁图谱与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全基因组重测序(WG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基因组选育(GS)和基因编辑技术,最后对大黄鱼育种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海水鱼类亲体必需脂肪酸营养的研究进展. 彭士明,李云莉,施兆鸿,高权新,张晨捷,王建钢. 2016

[2]养殖大黄鱼病原弧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祝璟琳,王国良,金珊. 2009

[3]大黄鱼低盐养殖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和遗传力分析. 黄伟卿,阮少江,张艺,刘招坤,尹飞,单秀娟,罗芬. 2017

[4]对新捕获与流通过程中大黄鱼新鲜度与细菌种群的研究.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李学英. 2010

[5]养殖与野外捕获大黄鱼躯干侧线系统的初步比较. 刘鑫,张东,林听听. 2019

[6]海藻酸钠涂膜保鲜对冰温大黄鱼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 邢晓亮,郭全友,姜朝军. 2019

[7]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 2019

[8]宁德地区养殖大黄鱼形态组织结构与品质特性. 吴燕燕,陶文斌,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林婉玲,荣辉. 2019

[9]响应面法优化腌制大黄鱼的低钠复合咸味剂配方. 陶文斌,吴燕燕,李春生,杨贤庆,林婉玲,荣辉. 2019

[10]中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 李旭君,岳冬冬. 2019

[11]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中国大黄鱼产业技术创新探析. 岳冬冬,李旭君,郭艳宇,赵娜,张明,方海,阮雯,纪炜炜. 2019

[12]哈维氏弧菌胞外蛋白酶基因的表型克隆与序列分析. 潘晓艺,沈锦玉,曹铮,尹文林,郝贵杰,徐洋,姚嘉赟. 2010

[13]解冻方式对大黄鱼解冻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欧阳杰,倪锦,吴锦婷,沈建. 2016

[14]养殖大黄鱼鲜度保持及特定腐败菌特征研究进展. 王晓阳,郭全友,姜朝军,杨絮. 2020

[15]冻藏时间对养殖大黄鱼体色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郭全友,李松,李保国,杨絮. 2020

[16]不同养殖阶段大黄鱼体色及营养成分差异性比较.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李松. 2019

[17]船舶噪声声压级对大黄鱼幼鱼游泳、摄食行为及免疫生理指标的影响. 林听听,刘鑫,王昌勃,张东. 2020

[18]含盐量对腌制大黄鱼鱼肉品质的影响. 吴燕燕,陶文斌,郝志明,林婉玲,杨贤庆,杨少玲,魏涯,潘创. 2019

[19]大黄鱼冷却链优化与鲜度预测技术. 郭全友,杨宪时. 2010

[20]惊扰应激状态下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活力的变化. 孙鹏,唐保军,姜亚洲.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