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伏马毒素B_1新型荧光标记物制备及其在荧光偏振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继红 1 ; Chris Maragos 2 ; 王敏 3 ; 尹海燕 4 ; 张玲 5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河南省粮食质量安全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河南省粮食质量安全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美国农业部(USDA)国家农业应用研究中心(NCAUR)食源性病原菌与真菌毒素研究分部

3.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5.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伏马毒素B_1;氨基荧光素;荧光标记物;荧光偏振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5 年 12 期

页码: 4810-4815

摘要: 目的针对玉米中常见真菌毒素——伏马毒素B_1(FB1)开发新型荧光标记物,从而替代昂贵的6-(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6-DTAF)标记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荧光偏振原理的伏马毒素快速检测技术。方法采用一锅煮的合成方法,以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5-DTAF)为荧光基团制备伏马毒素荧光标记物,然后利用荧光偏振的原理建立基于5-DTAF的伏马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结果基于5-DTAF的FB1荧光标记物与基于6-DTAF的FB1荧光标记物的荧光偏振分析方法具有相同的分析性能,IC_(50)值基本相等。结论采用5-DTAF成功制备了FB1荧光标记物,同时利用该荧光标记物开发了伏马毒素荧光偏振快速检测技术。该分析技术与基于6-DTAF荧光标记物的FB1荧光偏振速测技术相比,具有同样的分析性能,但分析成本降低了一半。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