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编码金属标签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苗种标记的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永江 1 ; 柳学周 1 ; 张凯 2 ; 蓝功岗 2 ; 史宝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2.青岛贝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编码金属标签;牙鲆苗种;标记效果;评价模型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168-1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开发适宜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苗种放流的标志技术,利用编码金属标签(CWT)对不同规格牙鲆苗种进行了标记实验,并从标记死亡率、脱标率、适宜标记鱼规格等方面评价了CWT的标记效果。结果显示,CWT标记3种规格的牙鲆苗种后,脱标均发生在标记后的4 d内,其后未再发生脱标现象。小规格苗种[全长为(5.92±0.41)cm]死亡率较高(13%),中规格苗种[全长(8.92±0.36)cm]死亡率为2%,大规格苗种[全长为(12.06±0.62)cm]死亡率为1%。小规格、中规格和大规格苗种脱标率分别为3.3%、2.4%和0.7%。建立了标记死亡率(M)与苗种全长(TL)、体厚度(BT)的关系模型:M=0.7254 TL~2–15.3220TL+79.4260(R~2=0.9601);M=1.3627 BT~2–15.5610 BT+44.4330(R~2=0.9645),为适宜苗种规格选择与标记效果评价提供了依据。今后利用CWT标签进行牙鲆苗种标志放流时,建议选择全长6 cm以上的苗种进行背部肌肉标记,标记对苗种游泳行为和生长无影响,表明CWT是一种适宜在牙鲆大规模标志放流中应用的理想标志方式。

  • 相关文献

[1]绿色荧光蛋白在IGF2b基因慢病毒载体感染鲤受精卵中的标记效果. 苏胜彦,陈为先,马佳璐,张勇,胡鹏晨,闻剑旻,张成锋,董在杰,袁新华,徐跑. 2012

[2]茜素络合物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苗种耳石的染色标记效果. 徐永江,柳学周,史宝,翟介明. 2016

[3]金属编码标签对许氏平鲉放流苗种的标记效果. 李影,徐永江,崔爱君,姜燕,王滨,柳学周,田云臣. 2023

[4]海洋藻类来源ACE IPs的酶法制备及评价模型的研究进展. 陈胜军,蔡苗苗,杨贤庆,杨少玲,李春生. 2019

[5]基于GIS的池塘养殖适宜性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杜宁,杨宁生,孙英泽. 2008

[6]基于GIS的大亚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林琳,李纯厚,杜飞雁,戴明,黄洪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