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麦双受精过程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雪梅 1 ; 吴树彪 1 ; 尚勇进 1 ; 王景雪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大麦;双受精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3 年 02 期

页码: 1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光学显微观察,大麦双受精过程如下:授粉后35分钟,花粉管进入胚囊;45分钟释放出两个精子;50分钟,一精子先与卵细胞融合,另一精子移向中央细胞的二极核;55分钟,精子附卵核上,另一精子附于一极核上,同时还观察到一精子附于两极核上的现象;60分钟,精子仍贴附在卵核上,另一精子与二极核之一融合;90分钟,精子开始与卵核融合,初生胚乳核形成,其核中的三个核仁未融合;120分钟,精子与卵核融合,初生胚乳核分裂,但未见核仁融合。

  • 相关文献

[1]加入WTO后对大麦育种研究的思考. 张春明. 2004

[2]大麦籽粒灌浆期β-淀粉酶积累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周元成,陈爱萍,曹永立,王镇,赵玉坤,侯东红,解丽丽. 2020

[3]引进澳大利亚大麦农艺性状分析. 裴贞,王倩,高明,裴洁. 2015

[4]重金属镉、镍、汞对大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张义贤,雷晓波,阎继耀. 2000

[5]大麦胚珠发育中淀粉动态的研究. 吴树彪,尚勇进,王景雪. 1992

[6]大麦β-淀粉酶活性对其种子在干旱胁迫下萌发影响的研究. 周元成,董双全,陈爱萍. 2014

[7]秋水仙碱诱导四倍体大麦的研究. 郭明慧,裴自友,温辉芹,王晋. 2007

[8]小麦与大麦杂种幼胚离体培养研究. 亢秀丽,许玉娟,朱晋云. 2005

[9]壳聚糖包衣对不同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周元成,陈爱萍,董双全,王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