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脱落酸对混合苏打盐碱胁迫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波 1 ; 邬婷婷 1 ; 方志坚 1 ; 李红 1 ; 杨曌 1 ; 林浩 1 ;

作者机构: 1.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关键词: 苜蓿;脱落酸;混合苏打盐碱胁迫;营养器官;矿质元素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19 年 27 卷 06 期

页码: 1786-17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本试验以WL343HQ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对苜蓿幼苗进行150 mmol·L~(-1)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和25,50,75和100μmol·L~(-1)ABA缓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ABA缓解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根、茎和叶中钠(Na~+)、钾(K~+)、钙(Ca~(2+))和镁(Mg~(2+))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导致苜蓿幼苗各器官的Na~+,K~+,Ca~(2+),Mg~(2+)含量产生不同的变化;其中根中Na~+和Ca~(2+)含量增加,K~+和Mg~(2+)含量降低,茎中Na~+,K~+,Mg~(2+)含量增加,Ca~(2+)含量降低;叶中Na~+和Mg~(2+)含量增加,K~+和Ca~(2+)含量降低。经不同浓度的ABA处理的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后苜蓿幼苗各器官中,根中Na~+含量、根和叶K~+含量、根和叶Ca~(2+)含量、根、茎和叶Mg~(2+)含量均随ABA浓度增加而增加,茎和叶Na~+含量随着AB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茎中K~+和Ca~(2+)含量随着ABA浓度的升高无明显变化。各器官中的Na~+/K~+,Na~+/Ca~(2+)和Na~+/Mg~(2+)比值均随着AB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见,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影响苜蓿幼苗对Na~+,K~+,Ca~(2+),Mg~(2+)在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分布,与苜蓿幼苗的抗盐碱有一定的相关性。

  • 相关文献

[1]开花期喷施外源激素对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琬,何宁,项洪涛,刘淼,王曼力,李博,王雪扬. 2021

[2]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甜菜抽薹逆转的影响. 王玉波,李彩凤,马凤鸣,谷维. 2012

[3]外源脱落酸对大庆地区盐胁迫下甜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李响,王兴柱,聂鑫,聂海洋,付兴隆,张萌,杨磊,靳亚忠. 2017

[4]ABA与植物耐盐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毕影东,刘清醒,郭长虹,郭东林. 2013

[5]脱落酸调节植物铁代谢的研究进展. 张淼,高嘉璐,邓国伟,郭长虹,毕影东,郭东林. 2022

[6]脱落酸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田礼欣,杨晔,左师宇,刘旋,魏湜,孙磊,李晶. 2018

[7]大豆GmNCED1-2的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及其转基因烟草鉴定. 于海伟,李铭杨,张军,李珊珊,张梅娟,马天意,赵艳,兰红宇,翟莹. 2023

[8]施肥对海伦市连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张明怡. 2009

[9]秋子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刘春光,齐丹,任爱华,杨悦,胡颖慧,刘畅,董航,汤佳翰,顾广军,曹玉芬. 2024

[10]苜蓿高频再生体系和转基因体系研究进展. 金淑梅,张月学. 2008

[11]不同苜蓿草地群落总糖与氮素含量变化动态. 申忠宝,邹德堂,王建丽,钟鹏,邸桂俐,潘多锋,张瑞博,李道明. 2010

[12]苜蓿弃用粗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杨欢,曲敏. 2012

[13]苜蓿和草木樨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 宿庆瑞,曹卫东,迟凤琴,于凤芝,王晓军,张久明,匡恩俊,张媛媛. 2010

[14]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龙牧803紫花苜蓿的诱变效果研究. 尚晨,张月学,刘杰淋,刘凤岐,韩微波,李佶恺,张海玲,刘慧莹. 2012

[15]外源ABA对苏打盐碱胁迫的紫花苜蓿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李红,李波,杨曌. 2020

[16]ABA浸种对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种子萌发受阻的缓解作用. 李波,邬婷婷,李红,杨曌,林浩. 2019

[17]大孔树脂纯化苜蓿叶蛋白肽的工艺优化. 许英一,吴红艳,王宇,王彪. 2019

[18]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冯鹏,孙力,申晓慧,李如来,李增杰,李志民,郑海燕,姜成,杨鹤,刘俊刚,郭伟,张英俊. 2018

[19]18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刘杰淋,王建丽,申忠宝,韩微波,朱瑞芬,陈积山,李佶恺,刘凤歧. 2021

[20]苜蓿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孔晓蕾.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