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茯砖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英 1 ; 钟晓红 1 ; 操君喜 1 ; 林海燕 1 ; 陈栋 1 ; 刘仲华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茯砖茶;高速逆流色谱;制备液相;黄酮;分离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285-294+27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与制备液相联用技术分离茯砖茶中黄酮类化合物。高速逆流色谱以正丁醇/乙酸乙酯/乙腈/0.5%乙酸水=12:2:3:15(V/V)为溶剂体系,将茯砖茶提取物分成7个流分,各流分经制备液相分离,获到19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了15个化合物,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1),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2),芹菜素-7-O-β-D-半乳糖-8-C-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O-葡萄糖-(1-3)-鼠李糖-(1-6)-葡萄糖(4),山奈酚-3-O-β-D-葡萄糖-(1-3)-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α-L-鼠李糖-8-C-β-D-半乳糖(6),芦丁(7),山奈酚-3-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8),Camelliquercetiside A(10),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2),异牡荆苷(13),牡荆苷(1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6),Camelliquercetiside C(17),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18),其中化合物3和6为新黄酮碳苷化合物,化合物1为茶叶中首次发现。

  • 相关文献

[1]广东桑种子的化学成分. 轧霁,张晓琦,叶文才,徐玉娟,施英. 2006

[2]不同年份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陆英,陈金华,钟晓红,乔小燕,林海燕,陈栋. 2016

[3]黑茶发花过程中冠突散囊菌对茶叶中游离氟含量的影响. 关美玲,刘仲华,刘素纯,陈栋,黄建安,李佳莲. 2011

[4]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同时纯化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 张友胜,施英,徐玉娟,肖更生,刘学铭. 2008

[5]白叶单枞黑茶降血糖活性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叶琼仙,尹胜,周盈利,苗爱清,李绮汶,刘静,朱龙平,LESLIE Brown,王冬梅. 2013

[6]广东桑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许延兰,李续娥,邹宇晓,陈纪军. 2008

[7]RP-HPLC法测定青果果肉中的黄酮类物质. 张超洪,赖志勇,谢路斯,戴宏芬,黄炳雄,肖维强,王晓容. 2009

[8]芒果皮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 汪敏,王维民,谌素华. 2010

[9]杨桃的酚类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可及性与抗氧化活性. 罗牡康,贾栩超,张瑞芬,刘磊,董丽红,池建伟,白亚娟,张名位. 2020

[10]大青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敏,黄炜忠,何孟璐,梅瑜,王继华. 2022

[11]枫蓼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主要成分黄酮对肠平滑肌的药效学研究. 吴裕红,彭新宇,张嘉慧,陈文露,徐志宏,龙晓英. 2021

[12]35个荔枝品种抗氧化活性评价. 蒋侬辉,刘伟,金峰,凡超,黄泽鹏,向旭. 2020

[13]不同干制方式对沙田柚果渣粉活性物质的影响. 卢琦,贾栩超,邓梅,张瑞芬,董丽红,黄菲,池建伟,刘磊,张名位. 2022

[14]不同生长时期茶枝柑果实品质分析. 陈玉婷,傅曼琴,吴继军,余元善,温靖,徐玉娟. 2023

[15]黑米的抗氧化性及其与黄酮和种皮色素的关系. 孙玲,张名位,池建伟,赖来展,张孝祺. 2000

[16]粤蛇葡萄叶营养成分和总黄酮的分析评价. 徐志宏,张雁,张孝祺,张名位,池建伟. 2000

[17]苦金甘陈凉茶总黄酮热水煎煮工艺优化. 郑云展,罗牡康,刘慧娟,张名位,苏东晓. 2017

[18]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联合提取工艺条件. 刘凡,黄勇,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施英,穆利霞,刘军,沈维治. 2013

[19]不同品种肉桂中酚类物质抗氧化和抑制糖消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刘瑶瑶,钟赛意,李会鹏,王卫飞,黎尔纳,庞道睿,廖森泰,邹宇晓. 2022

[20]浸制条件对黑米酒中黄酮物质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孙玲,张媛,赖来展.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