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梯度吸收转化外源硒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成东梅 1 ; 赵伟峰 1 ; 尹国红 1 ; 王铁良 2 ; 彭涛 1 ; 杜空军 1 ; 高燕 1 ; 于金林 1 ; 黄莎莎 1 ; 郝玲玲 1 ;

作者机构: 1.济源市农业科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优质小麦;生育时期;富硒;硒含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1 年 017 期

页码: 37-39,42

摘要: [目的]明确优质小麦吸收转化外源硒的最佳时期以及不同外源硒效果,为优质富硒功能小麦简化高效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指导。[方法]以大田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郑麦366、郑麦7698优质小麦品种和单一亚硒酸钠、复配亚硒酸钠2种外源硒为材料,设置小区和大区试验;于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始花期、始花第5天、始花第10天、始花第15天、始花第20天、始花第25天共8个生育时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1次亚硒酸钠含量为30 g/hm2的2种外源硒,分析不同喷施时期小麦籽粒硒含量。[结果]小麦始花后第10~15天是吸收转化外源硒的最佳时期,且叶面喷施复配亚硒酸钠液肥效果显著优于单一亚硒酸钠。[结论]在优质富硒小麦生产应用中,可选择在小麦始花后第10~15天、叶面喷施1次含亚硒酸钠30 g/hm2左右的复配外源硒的处理方法,从而达到简化、经济、高效的目的。

  • 相关文献

[1]优质麦利用中的一些问题. 林作楫,周希丹,赖青茹. 1999

[2]不同品种优质小麦施钾效果差异研究. 张运红,杜君,杨占平,和爱玲,姚健,黄绍敏,杜保池,骆晓声. 2019

[3]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对磷素响应的差异. 张运红,姚健,杨占平,杜君,和爱玲,杜保池,张洁梅,骆晓声. 2018

[4]优质专用小麦高产高效的施肥技术研究. 黄绍敏,皇甫湘荣,宝德俊,李留俊,信煜. 1999

[5]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孙克刚,杜君,杜保池,和爱玲,丁华,许为钢,程小龙. 2017

[6]关于优势小麦品质问题的探讨. 刘媛媛,赖菁茹. 2002

[7]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品质特性的研究. 胡琳,许为钢,黄惠,王根松,宝德俊,黄绍敏,张瑞奇. 2003

[8]麦蚜危害对优质面包小麦品质的影响. 李巧丝,武予清,李素娟,刘爱芝,刘媛媛. 2003

[9]砂姜黑土区施用氮磷钾肥对优质小麦产量的影响. 孙克刚,吴政卿,雷振生,马现伟,孟祥锋. 2003

[10]不同耕作和轮作方式下作物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姜桂英,黄绍敏,郭斗斗. 2009

[11]不同生育时期镇压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万代,罗毅,宋家永,吕凤荣. 1999

[12]基于无人机影像多时相的小麦品种氮效率分类识别. 臧少龙,刘淋茹,高越之,吴珂,贺利,段剑钊,宋晓,冯伟. 2024

[13]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花生产量及代谢调节的影响. 张俊,刘娟,臧秀旺,汤丰收,董文召,徐静,苗利娟,张忠信. 2015

[14]耕作和保墒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时期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李学军,潘晓莹,李宗军,何方. 2014

[15]不同外源硒对花生硒积累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余琼,张翔,司贤宗,索炎炎,李亮,余辉. 2021

[16]土壤增施硒肥对西瓜生长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 康利允,李晓慧,常高正,高宁宁,梁慎,吴占清,徐小利,李海伦,赵卫星. 2020

[17]外源硒在绿色优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成东梅,尹国红,赵伟峰,彭涛,王铁良,高燕,于金林,杜空军,段栓成,尹雪斌,郝玲玲,黄莎莎. 2021

[18]绿色优质富硒小麦生产技术应用与实践. 成东梅,赵伟峰,尹国红,彭涛,杜空军,高燕,于金林,王铁良,郝玲玲,黄莎莎. 2021

[19]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郭洁,王炯,贺平,王午豪,尚丽君,孙红梅,魏红,贾斌,王铁良.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