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木质纤维素吸附分离法纯化茶多酚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秀萍 1 ; 朱海燕 2 ; 谢苏平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3.金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茶多酚;儿茶素;木质纤维素;吸附性能;解吸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5 年 56 卷 04 期

页码: 223-231

摘要: 选用经过预处理的白杨树、杉木、松树的木屑、铁观音乌龙茶茶梗及大孔树脂、活性炭(颗粒)作为吸附剂,对直接采用鲜叶提制的茶多酚浓缩液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及常温纯净水洗脱试验,以筛选出较好的木质纤维素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杉木木屑是首选的木质纤维素制备原料,选用经过酸碱预处理的杉木木屑作为吸附剂,对茶多酚浓缩液进行动态吸附,进液流速控制在3 mL·min~(-1),总儿茶素的平衡吸附量为107.93 mg·g~(-1);再用常温纯净水进行洗脱,控制流速2 m L·min~(-1),总儿茶素的解吸率为26.21%。

  • 相关文献

[1]茶叶中茶多酚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丽丽,陈键,宋振硕,杨军国,陈林. 2013

[2]土壤磷素解吸模型及其特征值的作物效应. 陈子聪,李娟,章明清,颜明娟,林琼,吴启堂. 2007

[3]长期施肥对南方黄泥田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林诚,王飞,林新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 2011

[4]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秦胜金,张玉树,胡晓霞,黄敬武. 2011

[5]土壤无机氮解吸特性和菜稻轮作对田间渗漏水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 2018

[6]沿海耕作风砂土对不同钙肥品种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何春梅,林诚,李清华,李昱,林新坚,王飞. 2011

[7]土壤钾素解吸模型及其特征值的作物效应. 章明清,颜明娟,林琼,李娟,陈子聪,吴启堂,陈防. 2008

[8]土壤磷解吸特性对菜稻轮作田间渗漏水总磷浓度的影响. 章明清,李娟,孔庆波. 2015

[9]灵芝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转化及子实体的CO2排放. 刘凌云,黄在兴,邢世和,翁伯琦,罗旭辉,刘朋虎. 2019

[10]羽叶决明代木栽培鸡腿菇的物质转化. 卢翠香,江枝和,翁伯琦. 2009

[11]花生秸秆代料栽培对秀珍菇的产量及物质转化的影响. 郑向丽,江枝和,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 2015

[12]豆科牧草羽叶决明替代麸皮栽培鸡腿菇研究. 卢翠香,江枝和,翁伯琦. 2009

[13]遮荫对夏暑乌龙茶主要内含化学成份及品质的影响. 张文锦,梁月荣,张应根,陈常颂,张方舟. 2007

[14]乌龙茶和绿茶品种茶鲜叶儿茶素类和嘌呤碱指纹特征比较. CHEN Lin,陈林,XIANG Li-hui,项丽慧,WANG Li-li,王丽丽,CHEN Jian,陈键. 2017

[15]基于DPPH法的茶叶儿茶素类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林清霞,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20

[16]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总黄酮含量. 王丽丽,林清霞,宋振硕,陈林. 2021

[17]绿茶面包中儿茶素总量检测方法研究. 宋振硕,张磊,王丽丽,林清霞,陈林. 2021

[18]乌龙茶和绿茶品种茶鲜叶儿茶素类和嘌呤碱HPLC指纹图谱特征比较. 陈林,项丽慧,王丽丽,陈键,宋振硕,余文权,尤志明. 2018

[19]茶鲜叶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和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 王丽丽,宋振硕,陈键,杨军国,张应根,陈林. 2015

[20]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与品质分析. 杨云,刘彬彬,周子维,吴晴阳,林宏政,胡清财,陈彬,占鑫怡,陈常颂,孙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