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秋、冬季北部湾浮游介形类群落多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汉取 1 ; 贾晓平 1 ; 李纯厚 1 ; 杜飞雁 1 ; 李占东 1 ; 王学锋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浮游介形类;群落结构;多元分析;北部湾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06 年 17 卷 12 期

页码: 2413-24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对北部湾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北部湾秋、冬季浮游介形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测区内浮游介形类种类为11种,分属于低盐暖水类群、广温广盐类群和高温高盐类群3个生态类群;海区内的平均丰度较低,其中针刺真浮萤数量最多,为海区的绝对优势种,左右着整个北部湾浮游介形类的数量.聚类分析和MDS分析表明,北部湾浮游介形类为一个结构相对稳定的群落,秋、冬季可看成是一个群落的2个亚群;对各聚类组的丰度与水温、盐度相关分析表明,水温、盐度对浮游介形类群落结构变化所产生的作用较小,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冬季,底层温盐对群落Ⅱ产生显著影响.

  • 相关文献

[1]北部湾海域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及多样性. 赵汉取,李纯厚,杜飞雁,王学锋,李占东,贾晓平. 2007

[2]北部湾中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张公俊,杨长平,孙典荣,刘岩,单斌斌,赵雨,周文礼. 2021

[3]北部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乔延龙,陈作志,林昭进. 2008

[4]北部湾防城港-钦州近岸海域鱼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张公俊,杨长平,刘岩,周文礼,单斌斌,王良明,王思涵,孙典荣,贾春斌. 2022

[5]北部湾海域毛颚类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杜飞雁,李纯厚,贾晓平. 2004

[6]北部湾北部沿岸海域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多样性变化. 罗峥力,杨长平,王良明,刘岩,单斌斌,刘蔓婷,孙典荣. 2023

[7]北部湾雷州近海春、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初探. 陈嘉欣,区又君,廖银萍,鲁慧,陈锐彬,彭海龙,江海声. 2006

[8]北部湾浮游幼虫群落结构及其环境适应性分析. 王学锋,李纯厚,廖秀丽,贾晓平. 2010

[9]春季白沙湾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风霞,黄洪辉,黄建荣,刘华雪. 2016

[10]冬季东海外海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 袁兴伟,刘尊雷,姜亚洲,林楠,张辉,程家骅. 2014

[11]秋季南沙群岛海域浮游纤毛虫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吴风霞,黄洪辉,谭烨辉,齐占会. 2016

[12]大鹏澳浮游纤毛虫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吴风霞,黄洪辉,戴明,谭烨辉,齐占会,张文博. 2017

[13]南沙群岛海域春、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 郭伟龙,王亮根,杜飞雁,姜仕军. 2015

[14]中国海洋浮游介形类研究进展. 赵汉取,贾晓平,李纯厚,王学锋. 2005

[15]东海浮游介形类(Ostracods)分布特征. 徐兆礼. 2006

[16]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死亡和最佳开捕规格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17]中国南海北部北部湾水母类调查及三新种记述(刺胞动物门)(英文). 杜飞雁,许振祖,黄加祺,郭东晖. 2012

[18]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综述. 潘澎,罗家聪,胡译匀. 2016

[19]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20]北部湾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的时空变化.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林昭进,孙典荣,黄硕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