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评价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钟文聪 1 ; 王朝晖 1 ; 江涛 1 ;

作者机构: 1.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态学系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渤海中部海域;生源要素;表层沉积物;污染评价

期刊名称: 海洋环境科学

ISSN: 1007-6336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39-45+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15年5月在渤海中部海域采集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含水率(MC)进行了分析测定,通过分析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有机质物源的贡献以及海域生物地球化学等过程。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分别为TOC(0.21%~1.43%)、TN(0.01%~0.12%)、TP(0.01%~0.04%)、BSi(0.08%~0.46%)、OM(1.43%~9.42%)、MC(18.24%~47.70%), TOC、TN、TP、OM和MC分布特征相近,总体呈现东低西高的分布特征,BSi则在渤海中部含量较高。TOC、TN摩尔比值显示渤海中部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来自陆源和海源混合输入,以陆源输入为主;而TOC/BSi说明硅藻对渤海中东部海域总初级生产力贡献较大。沉积物质量评价显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部分海域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超过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和能源部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的Ⅱ类标准。

  • 相关文献

[1]2015年春季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和来源. 张珊珊,线薇微,梁翠,沈志良. 2017

[2]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孟子豪,杨德国,陈康,胡飞飞,刘璐,李学梅. 2023

[3]渤海中部海域低氧区的发生记录. 江涛,徐勇,刘传霞,张艳,丁东生,孙雪梅,陈聚法,陈碧鹃,赵俊,曲克明. 2016

[4]近年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 陈聚法,赵俊,过锋,曲克明,崔正国,孙雪梅,朱建新,丁东生,刘传霞. 2016

[5]胶州湾生源要素的大气沉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邢建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曲宝晓,康绪明. 2017

[6]东海典型港湾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分析. 王文婷,王朝晖,刘磊,康伟. 2019

[7]黑潮与邻近东海生源要素的交换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宋金明,袁华茂. 2017

[8]东、黄海生源要素的埋藏通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杨茜,孙耀. 2015

[9]2008年秋季胶州湾两航次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初步探讨. 丁东生,石晓勇,曲克明,李克强,崔正国. 2013

[10]大沽河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徐勇,马绍赛,陈聚法,赵俊,夏斌,崔正国. 2012

[11]渤海西部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记录. 蓝先洪,李日辉,王中波,陈晓辉,顾兆峰,徐晓达. 2017

[12]渤海表层沉积物中铜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段晓勇,李艳霞,印萍. 2016

[13]渤海东部与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张剑,李日辉,王中波,张训华,黄龙,孙荣涛. 2016

[14]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物源和热液活动的指示. 杨宝菊,吴永华,刘季花,刘焱光,张辉,王小静,李力. 2018

[15]现代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的年代际空间分布与主控因素. 刘琳,毕乃双,王厚杰,范勇勇,张勇,吴晓,袁萍. 2018

[16]江苏盐城大丰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袁红明,赵广明,李雪,叶思源. 2018

[17]青岛近海沉积物生物被膜中密度感应及密度感应淬灭细菌多样性. 田晓荣,于敏,李蓓,杜瑞,张静静,张晓华. 2019

[18]考洲洋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分析. 甘居利,林钦,李纯厚,王增焕,贾晓平. 2002

[19]双岛湾人工鱼礁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褚瑶瑶,张艳,徐勇,张旭志,夏斌,陈聚法,田涛. 2014

[20]华南沿岸大型河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对南海北部沉积物的贡献. 曹立,刘建国,何伟,MD Hafijur Rahaman Khan.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