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查道军 1 ; 李嫒芳 2 ; 丁任业 1 ; 谢艺萱 1 ; 郑关超 2 ; 谭志军 2 ; 李玉 1 ; 江涛 3 ;
作者机构: 1.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有毒藻;脂溶性贝类毒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具尾鳍藻;拟菱形藻
期刊名称: 海洋环境科学
ISSN: 1007-6336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753-7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研究了2017年4个季节大亚湾大鹏澳水体浮游植物以及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珍珠贝(Pteria margaritifera)3种双壳贝类中脂溶性毒素的含量特征。结果显示,水体浮游植物中存在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和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pp.)两种产毒藻;浮游植物网采浓缩样品中检出了鳍藻毒素(dinophysis toxin, DTX)、扇贝毒素(pectenotoxin, PTX)、环亚胺毒素(gymnodimine, GYM)、软骨藻酸(domoic acid, DA)4种毒素。D. caudata细胞丰度在春季最高(420 cells/L),在其他季节也有分布(丰度低于50 cells/L)。Pseudo-nitzschia spp.细胞丰度最高值也出现在春季,其次是夏季,秋、冬季细胞丰度较低;与此对应,水体中DA也仅在春、夏季检出,而秋、冬季未检出。在贝类样品中检出4种贝类毒素,分别为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PTX、GYM和DA。其中OA和PTX在3种贝类样品贝肉组织中未被检测到,但在消化腺中被检测到,且主要出现在秋季;GYM和DA在3种贝类样品的消化腺和贝肉组织中均被检测到,且DA含量明显低于GYM。OA、PTX和DA在消化腺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贝肉组织(OA和PTX未检出样品除外)(P <0.01),但GYM在消化腺和贝肉组织中的含量相差不大(P> 0.05)。总体来讲,本次调查中所有脂溶性毒素含量较低,均在可食用的安全范围内。
- 相关文献
[1]拟菱形藻软骨藻酸产生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生福,杨傲傲,刘华雪,李修岭,李伟斯,王士满. 2019
[2]脂溶性贝类毒素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谭志军,吴海燕,郭萌萌,杨帆,王联珠,李兆新,翟毓秀.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鲍营养品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王腾;赵新楠;林怡辰;宋冬茹;霍善琴;薛勇;谭志军;彭吉星
关键词:鲍;营养品质;影响因素
-
渤海渔业生物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作者:李奇龙;夏斌;隋琪;曲克明;朱琳;李玉
关键词:重金属;渤海;渔业生物;污染指数;人体健康
-
盐度对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在海水-沉积物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作者:姜舒祺;毕宇杰;张涛;冯志华;耿倩倩;谭志军;郭萌萌
关键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海水;沉积物;盐度;吸附;新污染物
-
河北省近岸贝类中麻痹性贝毒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作者:李晓康;吴海燕;程玲;车瀚钰;刘丽娟;牟海津;谭志军;郑关超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河北;贝类;污染特征;安全评估
-
全氟辛酸(PFOA)对菲律宾蛤仔血淋巴的毒性效应研究
作者:龚秀琼;周扬;李风铃;郭萌萌;耿倩倩;谭志军;姚琳;江艳华;曲梦
关键词:全氟辛酸;菲律宾蛤仔;免疫毒性;血细胞;生态风险
-
厚壳贻贝中麻痹性贝毒的蓄积及其对滤食率的影响
作者:杨越聪;郑关超;赵辉辉;张海涛;谭志军;吴海燕
关键词:厚壳贻贝;麻痹性贝毒;生物转化;滤食率
-
基于UPLC-Q-Exactive MS构建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特征指纹溯源技术
作者:张帆;郑关超;王潇潇;翟毓秀;谭志军;吴海燕
关键词:溯源;产毒藻;麻痹性贝类毒素;特征指纹;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