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亚湾大鹏澳海域贝类和浮游植物中脂溶性毒素及软骨藻酸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查道军 1 ; 李嫒芳 2 ; 丁任业 1 ; 谢艺萱 1 ; 郑关超 2 ; 谭志军 2 ; 李玉 1 ; 江涛 3 ;

作者机构: 1.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有毒藻;脂溶性贝类毒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具尾鳍藻;拟菱形藻

期刊名称: 海洋环境科学

ISSN: 1007-6336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753-7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研究了2017年4个季节大亚湾大鹏澳水体浮游植物以及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珍珠贝(Pteria margaritifera)3种双壳贝类中脂溶性毒素的含量特征。结果显示,水体浮游植物中存在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和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pp.)两种产毒藻;浮游植物网采浓缩样品中检出了鳍藻毒素(dinophysis toxin, DTX)、扇贝毒素(pectenotoxin, PTX)、环亚胺毒素(gymnodimine, GYM)、软骨藻酸(domoic acid, DA)4种毒素。D. caudata细胞丰度在春季最高(420 cells/L),在其他季节也有分布(丰度低于50 cells/L)。Pseudo-nitzschia spp.细胞丰度最高值也出现在春季,其次是夏季,秋、冬季细胞丰度较低;与此对应,水体中DA也仅在春、夏季检出,而秋、冬季未检出。在贝类样品中检出4种贝类毒素,分别为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PTX、GYM和DA。其中OA和PTX在3种贝类样品贝肉组织中未被检测到,但在消化腺中被检测到,且主要出现在秋季;GYM和DA在3种贝类样品的消化腺和贝肉组织中均被检测到,且DA含量明显低于GYM。OA、PTX和DA在消化腺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贝肉组织(OA和PTX未检出样品除外)(P <0.01),但GYM在消化腺和贝肉组织中的含量相差不大(P> 0.05)。总体来讲,本次调查中所有脂溶性毒素含量较低,均在可食用的安全范围内。

  • 相关文献

[1]拟菱形藻软骨藻酸产生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生福,杨傲傲,刘华雪,李修岭,李伟斯,王士满. 2019

[2]脂溶性贝类毒素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谭志军,吴海燕,郭萌萌,杨帆,王联珠,李兆新,翟毓秀.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