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仪治本 1 ; 梁小红 2 ; 吕慧卿 2 ; 侯旭东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榆次,0306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榆次,0306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榆次,0306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榆次,030600
关键词: 高粱;穗粒数;高产育种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8 年 01 期
页码: 27-29
摘要: 通过对高粱17个性状的分析表明,穗粒数和穗粒重有着高度的表型和遗传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出稳粒数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值最大,而且其他原因性状通过穗粒数对穗粒重的间接效应都位居第一;其次为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因此,在保持一定千粒重的基础上,应加强对穗粒数性状的选择,把增加穗粒数作为今后高粱高产育种的一个主攻方向。
- 相关文献
[1]论小麦高产育种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8
[2]小麦新品种RI-11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谢福来. 2006
[3]叶片在玉米高产育种、栽培中的应用. 董民堂,闫彩清,孙迪,李凌雨,王学雄. 2013
[4]小麦新品种晋麦81高产稳产特性及遗传分析.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谢福来. 2006
[5]小麦高产育种方向和途径. 李世平,靖金莲. 1997
[6]小麦产量概念的压变与性状选择的权重. 潘幸来. 1997
[7]旱作小麦株高与产量三因素相互关系初探. 卫云宗. 1992
[8]一种小麦穗粒数测定方法. 亢秀丽,马爱平,靖华,王裕智,崔欢虎,郑彩萍. 2015
[9]滹沱河流域的气候特点和水稻高产技术. 董竹蔚,王文彦,张艮双. 1992
[10]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11]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12]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13]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14]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15]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16]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17]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18]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19]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20]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燕麦–绿豆间作效应及氮素转移特性
作者:冯晓敏;高翔;臧华栋;胡跃高;任长忠;郝志萍;吕慧卿;曾昭海
关键词:燕麦–绿豆间作;根瘤固氮;15N同位素标记;氮素吸收;氮素转移
-
外源硒对'晋苦荞5号'光合特性、籽粒硒积累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曹昌林;吕慧卿;郝志萍;高翔
关键词:硒;荞麦;籽粒硒积累;光合特性;品质;产量
-
5种不同品种苦荞的易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李云龙;赵琳;何永吉;程哲;吕慧卿;李红梅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苦荞;易挥发性成分
-
新形势下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及产业升级的必要性探析
作者:袁斌;郭建文;权彪;侯旭东;马涌
关键词:玉米;生产现状;产业升级;必要性;山西省
-
叶面喷施锌、硼肥对晋荞麦(苦)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曹昌林;吕慧卿;郝志萍;高翔;周忠宇
关键词:荞麦;锌肥;硼肥;产量;品质
-
5种不同品种苦荞的易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李云龙;赵琳;何永吉;吕慧卿;李红梅
关键词:苦荞;易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营养价值
-
青贮玉米无公害高产种植研究
作者:郭建文;马涌;侯旭东;袁斌
关键词:高产种植;种植技术;青贮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