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湖北省小麦施肥现状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邹娟 1 ; 汤颢军 2 ; 朱展望 1 ; 刘易科 1 ; 佟汉文 1 ; 陈泠 1 ; 张宇庆 1 ; 高春保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 施肥;养分管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现状;产量;湖北省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5 年 54 卷 23 期

页码: 5848-58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于2013—2015年对湖北省1 218个农户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施肥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施肥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小麦种植中施用有机肥的农户仅占6.24%;化肥品种中,施用尿素、碳铵和复合肥的农户比例分别为73.89%、53.12%和62.32%,而施用单质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农户比例较低;全省小麦氮(N)、磷(P_2O_5)、钾(K_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36.5、54.7和41.3 kg/hm2,N∶P2O5∶K2O为1∶0.40∶0.30,化学氮、磷、钾肥投入量分别占养分投入总量的96.26%、95.98%和95.64%。施肥量分级结果显示,氮、磷、钾施用量不足的农户比例分别为25.29%、34.32%和43.02%,未施用钾肥的农户约占1/3;随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现增加趋势;肥料一次性基施的比例超过1/3,基施氮肥用量平均占总氮量的3/4左右。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湖北省小麦产量水平及肥料利用效率,需加大有机肥投入,扩大秸秆还田面积;重视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加施肥次数,调整基肥与追肥的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提倡机械施肥,基肥由撒施浅施改为深施。

  • 相关文献

[1]湖北省小麦施氮的增产和养分吸收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邹娟,李想成,张子豪,汤颢军,王鹏,严双义,张宇庆,高春保. 2020

[2]2001—2016年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审定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佟汉文,彭敏,刘易科,朱展望,陈泠,邹娟,张宇庆,高春保. 2018

[3]关于湖北省小麦结构调整和发展黑小麦的思考. 汤颢军,邹娟,齐森林,高春保,罗昆. 2017

[4]湖北省小麦单产偏低的原因及提高建议. 汤颢军,赵光,罗真,朱展望,邹娟. 2023

[5]湖北省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邹娟,高春保,刘易科,朱展望,佟汉文,陈泠,张宇庆,汤颢军. 2017

[6]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施肥状况调查. 鲁剑巍,陈防,万运帆,张竹青. 2005

[7]湖北省化肥使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喻永熹. 1999

[8]城郊蔬菜藜蒿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张志毅,范先鹏,杨利,刘冬碧,熊桂云,丁建军,曾长立,肖依波. 2018

[9]播种量对弱筋小麦鄂麦580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邹娟,汤颢军,李想成,王鹏,邹明召,严双义,邹家龙,郭光理,高春保. 2019

[10]不同种植密度对江汉平原三个主推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王佳伟,孙华林,王小燕,赫婷婷,高春保,夏来福. 2017

[11]湖北省肉羊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索效军,张年,熊琪,李晓锋,杨前平,陈明新. 2013

[12]湖北省棉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教海,张友昌,别墅,王孝刚,秦鸿德,夏松波,冯常辉,王琼珊. 2022

[13]湖北省杂交棉育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新明,王世才,陈全求,李功银. 2012

[14]湖北省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鲍文杰,刘易科,朱展望,张宇庆,陈泠,佟汉文. 2012

[15]湖北高档优质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徐得泽,吴建平,陈亿毅. 2008

[16]湖北省砂梨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李先明,秦仲麒,刘先琴,涂俊凡,杨夫臣. 2009

[17]湖北省食用豆类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 陈宏伟,万正煌,李莉. 2015

[18]湖北省橡实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汪兰,程薇,王少华,乔宇,陈学玲,关健,于巍,廖李,何建军. 2009

[19]湖北省典型区域地膜使用与残留现状分析. 蔡金洲,张富林,黄敏,郝福新,江胜,范先鹏. 2013

[20]湖北省水稻育种的回顾、现状及发展趋势. 熊佑能,丁自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