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代转玉米C4-pepc基因水稻株系形态和产量特性及其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净 1 ; 周兴雅 2 ; 张金飞 2 ; 曹悦 2 ; 吴博晗 2 ; 李霞 1 ;

作者机构: 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关键词: 水稻;PEPC酶;净光合速率;产量因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7 期

页码: 91-95,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获得高光效的转C4型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EC.1.1.31)基因水稻(简称PC)高代的稳定株系,选取2019—2020年种植的同一株系的PC材料,分析PC材料的形态、光合参数、酶活性以及产量构成因子等的变化特点,并将各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C高代材料的PEPC酶活性、净光合速率以及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的确存在年度间和株系间的变化,其中变异系数表现为产量构成因子<净光合速率

  • 相关文献

[1]PEPC酶活性作为水稻高光效育种筛选指标的研究. 李霞,王超,陈晏,孙志伟. 2008

[2]氮磷减施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周炜,陈留根. 2017

[3]低浓度NO对高表达转玉米C_4型pepc水稻光合的促进. 陈平波,李霞. 2012

[4]外源H_2O_2对孕穗期转C_4PEPC水稻及原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任承刚,李霞. 2010

[5]不同测定环境条件下转PEPC基因水稻及杂交后代光合特性的比较. 王超,李霞,蔡庆生. 2008

[6]苏北农田林网对稻田小气候及水稻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葛道阔,曹宏鑫,夏礼如,吴心强,李小艳,顾启花. 2009

[7]遮荫对早熟禾产量因子的影响. 李祖祥,方敏彦,高小慧,戴文. 2015

[8]白鱼腐败菌产生物胺能力分析. 夏秀东,单成俊,李莹,刘小莉,王英,黄自苏,周剑忠. 2016

[9]中粳水稻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Ⅲ.不同时期育成品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钟环,周峰,陈庭木,迟铭. 2011

[10]中粳水稻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Ⅲ.不同时期育成品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钟环,周峰,陈庭木,迟铭,李健,江玲,万建民. 2011

[11]水稻不同种质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孔宪旺,孙明茂. 2019

[12]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抗性的初步分析. 戴正元,季红娟,张小祥,李育红,潘存红,张洪熙,潘学彪. 2008

[13]运用籼粳特异分子标记划分杂交稻亲本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初探. 李爱宏,肖宁,潘存红,余玲,李育红,黄年生,刘广青,周长海,季红娟,刘晓静,王宝和,赵步洪,谭长乐,戴正元. 2014

[14]田间杂交水稻单年单点5种不同逆境的批量筛选及聚类分析. 李霞,孙志伟,吕川根,任承刚,曹昆,王超. 2010

[15]104个粳稻品种(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良种质资源筛选. 张志鹏,李菁,林参,王兴龙,严卫古,朱明超. 2022

[16]水稻F_1小孢子培养再生DH系的耐盐性鉴定及稻米品质分析. 代金英,郭桂梅,程新杰,刘成洪,岳红亮,张梦龙,宛柏杰,孙一标,孙明法. 2022

[17]江苏省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致病力研究. 吴荷芳,王晓宇,罗楚平,陈志谊. 2013

[18]水稻白条纹突变体6001剑叶光合功能衰老特性研究. 甄晓辉,沈唯军,张小娟,徐金刚,张启军,吕川根,陈国祥,高志萍. 2014

[19]日光温室内不同栽培部位和着生位置切花百合叶片光合作用的比较.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袁兆春,周翔. 2008

[20]江苏省苏州市32种园林植物的光合及水分利用特征. 蒋华伟,罗红雨,李静会,靖晶,姜红卫.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