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琼 1 ; 姜雪 2 ;
作者机构: 1.茅台学院酿酒工程系
2.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产量;决定因素;理想株型;粒形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2 年 013 期
页码: 10-13,20
摘要: 作为重要粮食作物的水稻,其产量主要由穗粒数、有效分蘖数和粒重3种因素决定。株型是有效分蘖数等多个农艺性状的综合结果,直接影响决定了作物产量。理想的株型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选择方向。每穗粒数和粒重也是水稻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粒型因素中的粒长、粒宽、粒厚又影响着籽粒重量,上述因素是育种家和遗传研究者历来关注的重点。综述了水稻理想株型和籽粒性状相关基因的遗传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水稻产量提高提供参考价值。
- 相关文献
[1]水稻卷叶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优异性表现. 石邦志,孙灿慧,陈文强,周乐良,伍祥,张上都,李甫荣. 2011
[2]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 2011
[3]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徐静,王仙萍,田世刚,杨森,商志伟,温贺,郭平,沈奇,赵继献. 2017
[4]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戴祥来,赵继献,向阳,胡权,周炜华. 2024
[5]平衡施肥对水稻金优527产量的影响. 宋兴香,张德平,杨晓芬,张中和,古雁滨,胡萍,陈正刚. 2009
[6]贵州水稻品种适宜施氮量的初步研究. 李敏,姬广梅,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王学鸿,李树杏. 2014
[7]不同施肥配比对杂交水稻中优608产量的影响. 杨昌元,范成五,杨桂兰,黄姚英,龙九洲. 2010
[8]黔中地区不同杂交水稻组合主要性状及产量差异. 吴宗桃,江学海,罗德强,唐孝书,陈华璋. 2017
[9]不同种植密度对Y两优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龙英,孙长青. 2015
[10]贵州省水稻区试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李树杏,涂敏,黄贵民,金邦文,郭慧,甘雨. 2011
[11]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及经济效益对比研究. 吴健强,朱速松,张大双,彭强,江学海. 2015
[12]黔中地区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王学鸿,涂丹,李敏,姬广梅. 2013
[13]农家肥在水稻生产上的肥效利用. 罗德强,周维佳,江学海,凌启鸿,王绍华,涂丹. 2009
[14]五丰优569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与高产栽培技术. 张上都,伍祥,石邦志,陈文强,周乐良. 2012
[15]应用AMMI模型分析水稻区域试验. 涂敏,黄贵民,甘雨,金帮文. 2010
[16]氮肥实时实地管理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何佳芳,肖厚军,黄宪成,周琴,胡德平. 2010
[17]水稻对幼穗形成期水分胁迫后复水的响应. 李树杏,郭慧,李敏,涂敏,王丽丽,马均,王明田. 2014
[18]穗肥调控时期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 张发丽,黄婷婷,石明,张恒栋,钱晓刚,罗德强. 2014
[19]三年定位试验覆膜旱作与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杨静,韩春妮,刘彦伶,吴良欢. 2016
[20]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刘颖,叶生鑫,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叶绿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自然变异分析
作者:姜雪;龙武华;李祖军;唐会会;吴朝昕;张习春;吴娴;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叶绿素;基因;自然变异
-
基于重测序定位水稻株高QTL
作者:刘雪薇;吴朝昕;姜雪;龙武华;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株高;QTL
-
大粒香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作者:龙武华;刘毅;姜雪;李祖军;吴娴;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大粒香;基因组;重测序
-
多环境下的稻谷粒厚QTL定位分析
作者:徐海峰;彭强;陈重远;吴娴;吴朝昕;张大双;姜雪;朱速松
关键词:稻谷粒厚;重组自交系;连锁图谱;多环境;QTL;遗传效应
-
35份水稻骨干亲本氮高效基因分析及功能分子标记开发
作者:龙武华;吴朝昕;刘雪薇;吴娴;姜雪;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骨干亲本;氮高效基因;靶向测序;分子标记
-
水稻中胚轴伸长性状QTL分析
作者:王倩;吴娴;王忠妮;姜雪;张习春;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中胚轴;重组自交系;QTL定位
-
水分胁迫与复水对天冬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杨平飞;李琼;罗鸣;刘海;刘筱;杨丽丽;韩雪;吴明开
关键词:天冬;水分胁迫;复水;生理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