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鳗种培育技术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守铭 1 ; 张学友 1 ; 张勇 1 ; 冯新民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1991 年 04 期

页码: 61-62

摘要: 鳗种培育的主要环节是鳗苗的收购、暂养、调运与驯食,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弱苗增多,甚至会导致鳗种培育的失败。现将各环节的处理略述如下。 一、收购 1.防止温差剧变。鳗苗送收购站,经一定距离运输,苗温与室内水温有一定差异,如超过允许瞬间温差(4℃),往往会造成一定伤亡或成为弱势苗。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将鳗苗连同器具(多为薄膜袋)置于待养水中一定时间再倒出行挑苗等事宜。 2.挑尽伤苗、僵苗。伤僵苗体力衰竭,易感染病虫害,入池后会陆续死亡,无养殖价值。伤僵苗一般表现为烦燥不安,即使水温在10~13℃也会乱窜。体色全部或间断成“白浊”状态。此外,肠管充食、肝脏明显鲜红的苗属“次苗”。健康的鳗苗表现为头阔、吻短、体色透明、活泼、无外伤。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