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朝辉 1 ; 王安乐 1 ; 解翠萍 1 ; 董喜才 1 ; 党德宣 2 ; 林何莺 3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运轮2号;轮回选择;配合力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10 期
页码: 1034-1036,1041
摘要: 以具有我国四平头种质自交系合成的运轮2号玉米群体为基本材料,以郑58×运系98-1为测验种,分析了运轮2号群体的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群体内单株间产量等性状配合力差异明显,遗传变异丰富;从113个测交种中筛选出20个较优良的对应自交单株作为新一轮轮回选择的亲本。预计新一轮合成群体产量配合力将提高4.85%,农艺性状也将得到相应改良。
- 相关文献
[1]运轮1号玉米群体轮回选择改良效果. 陈朝辉,王安乐,解翠萍,董喜才,党德宣,韦晋晋,赵晋鹏. 2014
[2]轮回选择对矮败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敏,姬虎太,张定一,曹勇,马小飞,李晓丽,姜兰芳,郑彩平. 2018
[3]大豆隐性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及轮回选择. 李莹,李原萍. 1992
[4]矮败小麦在高产、超高产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李生海. 2007
[5]小麦轮回选择的初步实践. 王振富,双志福,张瑞仙,降彩霞. 1987
[6]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董民堂,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 2004
[7]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 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 2018
[8]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从事轮回选择的研究. 仇松瑛,许钢坦. 1994
[9]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特性的遗传基础及轮回选择效应研究. 王安乐,陈朝辉,王娇娟,邵新胜,魏国英. 1998
[10]太谷核不育小麦在回交轮回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双志福,王振富,张瑞仙. 1991
[11]近红外分析方法在玉米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卢宝红,张义荣,魏良明,杜如珊,刘华伟,李建生. 2005
[12]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特性的遗传基础及轮回选择效应研究. 王安乐,赵德发,陈朝辉,王娇娟,邵新胜,魏国英. 2000
[13]轮回选择对不同遗传背景矮败小麦的性状影响. 王敏,姬虎太,张定一,曹勇,马小飞,李晓丽. 2014
[14]转双抗虫基因棉花变异系的杂种优势. 罗晓丽,吴家和,张安红,肖娟丽,石跃进,田颖川. 2004
[15]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评估. 凌亮,许晶,刘虹,李素玲,车星星. 2014
[16]玉米雄性不育系晋玉1A的选育及其特性. 张欢欢,崔贵梅,王长彪,王晓清,郝曜山,杜建中,王亦学,孙毅. 2020
[17]陆地棉丰产品系与转Bt基因抗虫棉双列杂交配合力研究. 焦明臻,许琦,王姣娟. 2000
[18]小麦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研究. 李世平,王随宝,董双全,杨玉景,程麦凤,高海燕. 2003
[19]航天诱变处理对高粱主要遗传性状的影响及配合力分析. 杨伟,王呈祥,王良群,刘勇,白鸿燕,郝艳芳. 2012
[20]9个抗虫棉品系的杂种优势及其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罗晓丽.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蛹期日高温对小菜蛾后续发育的延迟影响
作者:邢鲲;张伟;党德宣;赵飞
关键词:小菜蛾;日高温;持续时间;延迟作用
-
杂交玉米新品种运单74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作者: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孟全业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运单74;品种选育;特性研究
-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研究
作者:张相斌;陈朝辉;姚保民;韩峰杰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推广方式
-
数字化技术在玉米育种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薛建兵;张冬梅;魏国英;侯兴松;董喜才;陈朝辉
关键词:玉米;育种;数字化技术
-
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
作者: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
关键词:运轮1号;群体;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测验种
-
山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党德宣;李兆斌
关键词:玉米;产业;现状;对策
-
设施花卉的温室栽培技术——以山西省2种设施花卉为例
作者:林何莺;孟颖超
关键词:设施花卉;温室;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