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蔡金华 1 ; 杨阳 2 ; 单延博 2 ; 张利伟 2 ; 卢济康 2 ; 李东升 2 ; 温明星 2 ; 曲朝喜 3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镇江市农业科学院镇江市农业科学技术实业公司;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镇江市农业科学院镇江市农业科学技术实业公司;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3.;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镇江市农业科学院镇江市农业科学技术实业公司;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758-760+763

摘要: 为了揭示小麦种植资源多样性,发掘小麦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35份小麦种质资源的9个品质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为41.16%;面团形成时间的变异系数为39.31%;弱化度的变异系数为26.12%;沉降值的变异系数为21.02%。应用主成分分析小麦9个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3.497%。以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形成时间贡献率最高,为5.191%。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35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40.85水平上聚为5个大类。

  • 相关文献

[1]44份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佟士俭,孙东雷,卞能飞,张祖明,王晓军. 2016

[2]蚕豆种质资源籽粒表型与营养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赵娜,缪亚梅,姚梦楠,薛冬,顾春燕,汪凯华,王永强,王学军. 2022

[3]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菜用大豆品质综合评价. 宋江峰,刘春泉,姜晓青,李大婧. 2015

[4]170份小麦高代品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张志鹏,李菁,王兴龙,林参,严卫古,朱明超. 2023

[5]甜高粱种质资源多样性及主要农艺参数聚类分析. 邵初阳,何晓兰,徐照龙,张大勇,黄益洪,卫培培,许玲,刘晓庆,郭士伟,彭陈,葛婷婷,王为. 2015

[6]104个粳稻品种(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良种质资源筛选. 张志鹏,李菁,林参,王兴龙,严卫古,朱明超. 2022

[7]基于不同播期的小麦籽粒性状综合分析. 张广旭,王康君,郭明明,谭一罗,孙中伟,樊继伟. 2023

[8]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赵军海,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张会云,王静,陈荣振. 2009

[9]小麦纹枯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抗性基因位点SSR标记分析. 刘颖,张巧凤,付必胜,蔡士宾,蒋彦婕,张志良,邓渊钰,吴纪中,戴廷波. 2015

[10]利用近红外技术分析与评价花生资源的品质性状. 刘永惠,沈一,陈志德. 2013

[11]江苏省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 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何冲霄,万林生. 2012

[12]江苏省花生地方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王晓军,孙东雷,张祖明,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 2015

[13]江苏省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品质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何冲霄,万林生. 2012

[14]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研究. 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赵步洪,季红娟,董明辉. 2018

[15]连麦系列及部分澳麦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张广旭,孙中伟,王康君,郭明明,李强,陈凤,樊继伟. 2019

[16]人工加速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朱银,颜伟,杨欣,张仙义,周莉. 2016

[17]12个鲜食大豆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和遗传距离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 2007

[18]太湖地区香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和聚类分析. 陈培峰,王建平,黄健,朱勇良,乔中英,黄萌. 2013

[19]早熟棉花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宋锦花,施庆华,陈建平,王永慧. 2015

[20]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甜糯玉米新组合育种潜力评价. 张振良,黄小兰,薛林,陈国清,郝德荣,陆虎华,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