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永辉 1 ; 武继承 1 ; 张洁梅 1 ; 潘晓莹 1 ; 王越 1 ; 何方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常规耕作;深松;免耕;水分入渗;土壤有机碳;土壤结构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7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258-2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剖面结构、水分入渗过程等的作用机理,采集田间长期定位耕作措施(常规耕作、免耕、深松)试验中的原状土柱(0~100 cm)及0~10 cm、10~20 cm、…、90~100 cm环刀样、原状土及混合土样,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进行了0~100 cm土层土壤入渗过程和饱和导水率的测定,分析了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结构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从土柱顶部开始供水(恒定水头)到水分全部入渗到土柱底部的时间为:常规耕作>免耕>深松;土柱土壤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为:深松>免耕>常规耕作;土柱累积蒸发量为:常规耕作>免耕>深松。土壤的饱和导水率表现为:0~10 cm和50~60 cm土层,免耕>深松>常规耕作;20~50 cm和60~100 cm土层,深松>免耕>常规耕作。随土层的加深,>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10~20 cm)再降低的趋势。在0~40 cm土层和80~100 cm土层,均以深松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在60 cm以上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免耕>深松>常规耕作,而60 cm土层以下土壤有机碳显著降低,均低于4 g·kg?1,且在70 cm以下土层,常规耕作>免耕>深松。综上,耕作措施能够改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蓄水保墒;深松更利于水分就地入渗,而免耕则更利于有机碳的提升和水分的储存,其作用深度在0~60 cm土层。
- 相关文献
[1]长期免耕对不同土层土壤结构与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丁晋利,张洁梅,潘晓莹,何方. 2017
[2]免耕对土壤剖面孔隙分布特征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毛永萍,何方,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 2018
[3]免耕、深松对不同土层土壤物理特征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洁梅,潘晓莹,王越,何方,杨先明. 2016
[4]免耕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 2020
[5]秸秆覆盖与保水剂对土壤结构、蒸发及入渗过程的作用机制. 杨永辉,武继承,吴普特,赵世伟,何方,史福刚. 2009
[6]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杨永辉,丁晋利,武继承,何方,韩伟锋. 2012
[7]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8]DSSAT模型对长期保护性耕作与土壤改良措施下玉米生长过程的模拟及验证. 杨永辉,武继承,丁晋利,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9]沿黄稻区土壤透水性状况及深松施肥的改善效果. 沈阿林,张学斌,刘春增,吕爱英. 2000
[10]保水剂与N肥施用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C、全N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管秀娟,何方. 2009
[11]不同降水年型下免耕对冬小麦氮素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李森,魏红义,武继承,杨永辉,丁晋利. 2021
[12]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俊卿,任建军,卢为国,陈海涛,朱贝贝,段国占,韩天富,吴存祥. 2012
[13]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麦茬夏大豆中的节本增收效果分析. 赵俊卿,任建军,卢为国,陈海涛,朱贝贝,段国占,韩天富,吴存祥. 2012
[14]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 2007
[15]RothC模型模拟华北潮土区的土壤有机碳动态. 王金州,卢昌艾,张金涛,单鹤翔,张文菊,黄绍敏,徐明岗. 2010
[16]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侯晓娜,李慧,朱刘兵,韩燕来,唐政,李忠芳,谭金芳,张水清. 2015
[17]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有机碳质量的影响. 高翔,沈阿林,寇长林,马政华,王文亮,郭战玲. 2012
[18]轮耕模式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农田土壤改良效应. 于淑婷,赵亚丽,王育红,刘卫玲,孟战赢,穆心愿,程思贤,李潮海.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氮运筹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高翠民;杨永辉;韩伟锋;何方;毛家伟;潘晓莹;武继承
关键词:冬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化;水氮运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
-
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
作者:杨永辉;武继承;高翠民;张运红;潘晓莹;何方
关键词:滴灌;灌水量;光合特征;小麦;玉米;水分利用
-
不同灌溉方式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夏玉米水分利用特征
作者: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关键词:滴灌;灌溉方式;控制灌水;稳定氢氧同位素;水分贡献率;水分运移;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
施氮量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氮锌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者:郭芳芳;韩亚倩;周苏玫;杜西河;宋淼;张洁梅;黄源;胡乃月;臧贺藏;杨习文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氮积累量;锌积累量;氮吸收转移;锌吸收转移
-
不同灌溉方式下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小麦水分利用特征
作者: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关键词:滴灌;稳定氢氧同位素;水分运移;冬小麦;水分利用
-
水氮运筹对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高翠民;丁晋利;张洁梅;姜玉琴;何方;杨永辉;武继承
关键词:水氮运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
-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林林分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王芸;赵鹏祥;杨永辉;李治国
关键词:间伐强度;华北落叶松;林分物种结构;林分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