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褐变马铃薯品种(系)鉴定与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明俊 1 ; 舒启琼 2 ; 徐建飞 3 ; 罗小波 1 ; 雷尊国 1 ; 金黎平 3 ; 李飞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 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

2.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抗褐变;多酚氧化酶;褐化指数;褐化强度;煮后变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0 年 46 卷 08 期

页码: 1208-1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马铃薯块茎易受到损伤引发褐变,褐变会对其营养、感官品质和安全性造成影响。不同马铃薯品种材料抗褐变能力存在差异,本研究拟测定27份不同马铃薯种质材料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褐变强度、褐变指数和煮后褐变4个褐变相关指标,综合分析以实现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系)抗褐变能力的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 27份材料可分为4种类型,第1类高抗褐变,包括09306-82和13041-52,它们4项指标均能满足抗褐变材料的要求;第2类抗褐变材料,包括延薯4号、Q8、12-1、春薯3号、19-1、14018-142、大西洋、龙薯12号、威芋5号、丽薯6号、春薯5号和早大白,它们的褐变相关指标存在个别明显不足;第3类中度褐变材料,包括09001-136、中薯5号、龙薯4号、东农310、青薯9号、15-1、云薯505、BF006、闽薯1号和黔芋8号,其抗褐变能力弱;第4类是易褐变材料,包括春薯6号和费乌瑞它,它们不具有抗褐变能力或抗褐变能力非常差。筛选的高抗褐变和抗褐变品种(系)可以作为鲜食抗褐变马铃薯育种材料,为马铃薯净菜加工提供品种支撑,易褐变材料可用于马铃薯褐变机制的基础性研究。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加工过程中褐变机理及其抑制效果研究. 宋吉轩,陈超,雷尊国,李云. 2010

[2]苦荞茎叶提取物对黑美人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 刘辉,卢扬,李俊,吕都,陈朝军,雷尊国,刘永翔. 2016

[3]四种苦荞茎叶提取物对甘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研究. 刘辉,周罗娜,贺圣凌,王梅,罗林丽. 2019

[4]三个黔育茶树品种的主要酶活性及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王雨鑫,杨慧,刘建军,杨春,陈正武,马友力,邓燕莉. 2020

[5]苦荞茎叶提取物对“红宝石”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抑制效果研究. 刘辉,卢扬,刘嘉,王辉,刘永翔. 2017

[6]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秦智慧,邓禄军,夏锦慧. 2012

[7]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会-2号产量的影响. 孙伟,李标,邓宽平,雷尊国. 2011

[8]马铃薯蛋白功能性质的研究. 潘牧,陈超,雷尊国,李怀奎,王晓丹. 2013

[9]马铃薯费乌瑞它冬种高产栽培技术. 孙伟,邓宽平,李标,雷尊国. 2010

[10]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白江平,李其义. 2012

[11]贵州冬闲田马铃薯覆黑膜栽培模式研究. 黄团,邓宽平,彭慧元,雷尊国,李丽,李云. 2012

[12]贵州春马铃薯生物效应及土壤肥力对不同类型缓释肥的响应. 张萌,马智黠,徐永康,张荣华,芶久兰,陈龙,周瑞荣,柳玲玲,何佳芳. 2017

[13]贵州冬作马铃薯中早熟品种评比分析. 潘建梅,卢扬,陈恩发. 2016

[14]外源基因导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黄团,李丽,雷尊国,邓宽平,李云. 2012

[15]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16]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生物性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赵欢,刘海,何佳芳,周瑞荣,肖厚军,孙锐锋,芶久兰. 2013

[17]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不同药剂、不同浓度田间药效比较. 彭慧元,李标,颜兴贵,雷尊国. 2013

[18]21个马铃薯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李标,雷尊国,彭慧元,李飞. 2013

[19]10个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的试验初报. 潘建梅,曾宪浩,邓仁菊,李标,马永超. 2016

[20]织金县宣薯2号马铃薯3414试验. 向明贵,张青军,黎瑞君,邓禄军,李裕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