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河豚毒素的检测与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来好 1 ; 孙博伦 2 ; 赵东豪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

关键词: 河豚毒素;检测方法;制备;纯化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126-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河豚毒素为一类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神经性毒素,毒性极强,可通过阻碍钠离子通道而抑制神经传导,使神经麻痹而导致死亡,成为威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风险隐患之一,受到国际社会重点关注而被严格管控。同时,河豚毒素具有镇静、镇痛和麻醉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医疗方面应用前景广泛。河豚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免疫法和仪器分析法等3大类。但由于缺乏高获得率、高分离度的纯化工艺和制备技术,难以大批量生产高纯度的河豚毒素,成为临床应用和安全管控的难点。文章概述了河豚毒素检测和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 相关文献

[1]南极磷虾虾青素研究进展. 刘志东,马德蓉,陈雪忠,黄洪亮,林娜,张忭忭. 2021

[2]河豚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在养殖河豚鱼监管中的应用. 田娟娟,许玉艳,李晋成,吴立冬,王书,刘欢. 2016

[3]水产品中河豚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芹,韩刚,刘欢,解超男,吴立冬,许玉艳,郑重,李晋成,吴婧. 2018

[4]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织纹螺中河豚毒素. 孙博伦,王旭峰,李来好,赵东豪,王强,黎智广,蔡楠,关婉琪. 2018

[5]饲料中添加河豚毒素(Tetraodotoxine,TTX)的河豚养殖. 赵荣兴,夏连军. 2005

[6]养殖河鲀中河豚毒素的暴露评估及安全限量值探讨. 田良良,叶洪丽,席寅峰,黄宣运,王媛,孔聪,沈晓盛,蔡友琼. 2022

[7]食物蛋白源降尿酸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胡晓,周雅,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李来好,马海霞. 2020

[8]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甘金华,邓薇,李进平,艾晓辉. 2011

[9]末水坛紫菜蛋白源抗氧化肽的制备、分离纯化与体外抗氧化活性. 胡晓,于娇,陈胜军,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 2020

[10]罗非鱼肌浆蛋白源抗氧化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胡晓,周雅,陈星星,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杨少玲. 2021

[11]南极磷虾甲壳素研究进展. 韩银双,张忭忭,刘志东,刘宝林,林娜. 2021

[12]基于壳聚糖的防污涂膜制备及性能评估. 秦朋,于刚,区又君,陈丕茂,秦传新. 2014

[13]动物胶原的研究进展. 刘庆慧,李勃生. 2002

[14]功能性寡糖的生物学效应与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张梦婷,李兆新,段蕊,张俊杰,邢丽红,孙伟红,郑旭颖,朱盼盼. 2022

[15]亚临界流体酶催化制备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研究. 于刚,张慧,王玉明,薛长湖. 2011

[16]南极磷虾壳聚糖、壳寡糖的制备与品质鉴定. 于源,刘小芳,苗钧魁,冷凯良,徐玉成. 2021

[17]牡蛎软体中抗菌蛋白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王春波,兰晓明,王洪江,牟茜,孙谧. 2010

[18]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扇贝毒素-2制备方法研究. 王玉,彭吉星,吴海燕,郭萌萌,佟蒙蒙,谭志军. 2018

[19]酶催化制备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酰丝氨酸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于刚,张慧,王玉明,薛长湖. 2011

[20]海洋生物源DPP-Ⅳ抑制肽的制备和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吴燕燕,霍玉梅,胡晓.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