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代谢组学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运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洪英 1 ; 孙波 2 ; 郝瑜 2 ; 胡兴明 2 ; 吴洪丽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代谢组学;液质联用;气质联用;核磁共振;家蚕

期刊名称: 广东蚕业

ISSN: 2095-1205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1-4

摘要: 代谢物是细胞生化过程的读取器,随着质谱技术发展,可以从微量生物样本中定量检测数以千计的代谢物,实现系统分析。全局代谢谱,即非靶向代谢组学,能发现细胞代谢通路与生物机制间的新联系,使人们更好理解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药学。代谢组学用于家蚕研究,推进了人们对家蚕生理生化、生长发育、营养、昆虫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了解,也为将家蚕作为各种研究模型提供理论支撑。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的凝胶特性、热重与核磁共振测定. 宋哲,汪兰,何会,谢碧秀,谢笔均,孙智达. 2009

[2]NMR在肉制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毛书灿,郝梦,汪兰,周志,熊光权,石柳. 2023

[3]白鲢鱼体内腥味物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廖涛,杨玉平,白婵,鉏晓艳,李海蓝,李小定,吴文锦,熊光权. 2018

[4]几种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研究. 嵇伟彬,刘盼盼,许勇泉,江用文,陈建新,尹军峰. 2016

[5]新疆产玛咖的挥发油成分研究. 金文闻,王晴芳,李硕,王丽梅,余龙江. 2009

[6]中华圆田螺和铜锈环棱螺的主要风味物质差异性分析. 程果,但小琴,王卫民,文衍红,罗福广,白婵,王炬光. 2021

[7]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传统豆豉中的挥发性成分. 黄红霞,孟鸳,康旭,李冬生. 2010

[8]Gsm和2-Mib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及暂养效果研究. 廖涛,杨玉平,何建军,白婵,耿胜荣,饶丹华,鉏晓艳,李新,熊光权. 2016

[9]多组学技术在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飞宇,刘娅妮,李然,史德芳,高虹,范秀芝,殷朝敏,于巍,张玉. 2024

[10]鹌鹑蛋蛋清与蛋黄类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吴艳,李刚,皮劲松,张昊,潘爱銮,杜金平,申杰,梁振华,黄涛,孙静. 2022

[11]桑树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张凤,于翠,董朝霞,朱志贤,胡兴明,张成. 2024

[12]RAPD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谭旭辉,陈登松. 2013

[13]家蚕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陈鹏宇,李德臣,吴凡. 2020

[14]果桑菌核病防治用药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吴凡,李德臣,贺真,陈登松. 2021

[15]从果蝇到家蚕:精子发生过程及调控机制概述. 贺真,李德臣,吴凡. 2020

[16]麻花头提取物C27甾体皂苷对家蚕生长影响. 周洪英,孙波,吴洪丽,许淑琼,胡兴明,叶建美. 2012

[17]湖北省主要家蚕品种资源添食NPV抗性试验. 吴凡,肖胜武,余银山,李德臣,陈登松. 2016

[18]CRISPR/Cas9系统及其在家蚕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 周洪英,孙波,吴洪丽,胡兴明,郝瑜,叶建美. 2016

[19]家蚕细菌病防治新药配方筛选试验. 吴洪丽,周洪英,孙波,叶建美,许淑琼. 2012

[20]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吴凡,范锦,李德臣,陈登松.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