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醇沉分级粗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变化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军国 1 ; 陈键 1 ; 王丽丽 1 ; 宋振硕 1 ; 陈林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多糖;乙醇;组成成分;抗氧化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7 期

页码: 96-100+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粗茶多糖提取物为原料,设置50%、60%、70%、80%、90%等5个浓度梯度乙醇沉淀分级制得茶多糖样品TPs-50、TPs-60、TPs-70、TPs-80和TPs-90,探明其沉淀分级特性、抗氧化活性表达及变化机制。结果表明,TPs-50和TPs-80得率可达到9%以上,茶多糖含量变化趋势为TPs-60>TPs-50>TPs-70>TPs-90>TPs-80。TPs-80中茶多糖含量为8.06%,占总析出量的14.76%,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占总析出量的43.82%。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率变化趋势为TPs-50>TPs-60>TPs-70>TPs-80>TPs-90,还原力亦呈降低趋势,与茶多糖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检测分析茶多糖样品中抗氧化组分含量发现,茶多糖、茶多酚、儿茶素类、总黄酮、咖啡因等组分皆有析出,析出量以TPs-50中最高。除茶多糖外,其他抗氧化组分析出量TPs-60、TPs-70和TPs-80之间逐渐变大,TPs-90中骤减至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总黄酮和咖啡因与茶多糖样品抗氧化活性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而茶多糖亦有正相关性,却未呈显著性相关,表明其抗氧化活性的表达更多依赖于其他活性组分的协同作用。

  • 相关文献

[1]2种提取工艺粗茶叶多糖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杨军国,王丽丽,宋振硕,陈键,陈林. 2017

[2]乙醇法沉淀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杨军国,陈键,王丽丽,宋振硕,陈林. 2016

[3]乙醇在茶叶多糖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杨军国,王丽丽,陈键,宋振硕,陈林. 2016

[4]乙醇在茶叶多糖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杨军国,王丽丽,陈键,宋振硕,陈林. 2017

[5]乌龙茶多糖分离提纯及其组分分析. 陈梅春,张海峰,陈峥,潘志针,朱育菁,刘波. 2016

[6]粗茶多糖的膜-纤维素柱色谱分离过程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杨军国,宋振硕,陈键,王丽丽,林清霞,陈林. 2018

[7]茶多糖组成结构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杨军国,陈泉宾,王秀萍,陈林. 2014

[8]茶叶多糖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杨军国,王丽丽,陈林. 2018

[9]高抗氧化活性茶叶粗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杨军国,宋振硕,王丽丽,陈键,陈林. 2017

[10]茶叶多糖制备新技术研究进展. 杨军国,王丽丽,陈林. 2017

[11]功能型速溶茶及其加工工艺探讨. 杨军国. 2018

[12]乙醇对‘早红’柿果实脱涩过程中若干活性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廖汝玉,金光,郭瑞,周平,杨凌,沈清标,吴绍钟. 2014

[13]基于DPPH法的茶叶儿茶素类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林清霞,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20

[14]辣木叶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周丹蓉,孙凯慧,叶新福,张永红,王小安,韦晓霞. 2018

[15]不同成熟度树葡萄果实醇提取物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林宝妹,郑开斌,张帅,洪佳敏,郑菲艳,林国容,邱珊莲. 2018

[16]马齿苋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林宝妹,张帅,洪佳敏,邱珊莲,张少平,郑开斌. 2020

[17]不同干燥工艺对寒兰花总黄酮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李程勋,徐晓俞,李爱萍,郑开斌. 2019

[18]Fenton法测定茶薪菇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吴俐,沈恒胜,汤葆莎,陈君琛,郑恒光. 2018

[19]嘉宝果嫩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邱珊莲,林宝妹,张少平,张树河,张帅,洪佳敏,郑开斌. 2019

[20]茶薪菇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功效评价. 吴俐,翁敏劼,李怡彬,汤葆莎,赖谱富,郑恒光,沈恒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