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喻田甜 1 ; 彭思利 1 ; 朱劲 1 ; 宝德俊 2 ; 袁玲 1 ;

作者机构: 1.西南大学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潮土;肥际微域;土壤微生物;施肥模式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9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肥际微域内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变化,采用土柱模拟方法,研究4种施肥模式下肥际微域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较,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均明显增加土壤肥际微域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的细菌、真菌主要分布在0~1.0cm和0~2.0cm的肥际微域中;对长期不施肥的土壤,增加的放线菌集中在0~1.0cm肥际中。不施肥时,两种供试土壤的三类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差异;但施用有机肥后,长期不施肥的潮土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比长期施用化肥的土壤增高57%、65%和130%,说明长期施用化肥可能通过改变土壤理化生物性质,进而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模式对豫中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阎小毛,闫伸,李彦平,郭芳阳,曹小涛,孙永军. 2015

[2]不同施肥模式在西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晓慧,徐小利,常高正,赵卫星,杨帆,梁慎. 2013

[3]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夏来坤,刘京宝,黄璐,乔江方,朱卫红,李川. 2014

[4]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及对无机磷的影响. 王柏寒,黄绍敏,郭斗斗,张水清,宋晓,岳克,张珂珂. 2019

[5]长期施肥下潮土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氮素投入水平关系. 张水清,林杉,郭斗斗,宋晓,张珂珂,黄绍敏. 2017

[6]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 张帅,成宇阳,吴行,郑琴,王秀斌,张水清. 2021

[7]黄褐土和潮土中硫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消长. 韩会阁,刘巧真,许成悦,卢晓华,吴照辉,徐文正,郭芳阳,阎小毛,蔡宪杰. 2021

[8]减氮条件下砂壤质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特征及排放系数. 吕金岭,王小非,骆晓声,梁少民,寇长林. 2021

[9]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磷素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 吴璐璐,张水清,黄绍敏,杜伟,柳小琪,王晓红,吕家珑. 2021

[10]腐殖酸与氮肥配施对豫北潮土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闫军营,孙笑梅,程传凯,张水清,袁天佑. 2020

[11]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磷素下移及有效磷生态阈值的研究. 张珂珂,黄绍敏,郭斗斗,宋晓,岳克,张水清,黄晨晨. 2020

[12]潮土小麦和玉米Olsen-P农学阈值及其差异分析. 郭斗斗,黄绍敏,张水清,张珂珂,宋晓. 2017

[13]RothC模型模拟华北潮土区的土壤有机碳动态. 王金州,卢昌艾,张金涛,单鹤翔,张文菊,黄绍敏,徐明岗. 2010

[14]华北潮土区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基础地力研究. 张水清,黄绍敏,娄翼来,三岛慎一郎,郭斗斗,钱小平. 2016

[15]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评价.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杨尊玉. 2011

[16]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何宁,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 2015

[17]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钾施肥指标及施钾量研究. 孙克刚,和爱玲,金修宽,李向东,胡颖,祝秀花,赵丽君. 2013

[18]水肥条件对潮土区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郑惠玲,杨永辉,武继承,潘晓莹,李学军. 2014

[19]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养分吸收分配规律. 黄绍敏,宝德俊,郭斗斗,张水清,许为钢,胡琳,吴政卿. 2011

[20]长期施用有机肥和过磷酸钙对潮土有效磷积累与淋溶的影响. 黄绍敏,郭斗斗,张水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