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红江 1 ; 郭智 1 ; 郑建初 1 ; 陈留根 1 ; 张岳芳 1 ; 童红玉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太湖地区;氮肥减量;水稻产量;地表径流;氮素流失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713-7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太湖地区高产稻田适宜施氮量,以减轻农田化肥过量投入所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本研究在调查农户稻田氮肥施用量的基础上,采用基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设置不施氮肥(N0)为对照,当地习惯施氮水平360 kg·hm~(-2)(N1)以及在此基础上减少氮肥施用量的10%(N2)、20%(N3)、30%(N4)等5个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2处理水稻产量与N1处理大致相当;N2处理水稻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经济系数较高;N2处理较N1处理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减少9.2%;从N1到N4处理,减少氮肥施用量,减少了农田总氮流失率,但N2和N1处理差异不显著;从水稻氮素偏流失率来看,每生产百千克稻谷,N2处理的氮素流失量最少。认为通过基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在太湖地区习惯施氮水平的基础上减氮10%,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农田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和水稻氮素偏流失率,并使稻田氮素流失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 相关文献

[1]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张岳芳,陈留根. 2018

[2]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郑建初,郭智,陈留根,张岳芳,王鑫. 2016

[3]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孙国峰,陈留根. 2018

[4]太湖地区黄泥土表层氮库变化与水稻产量间的关系研究. 郭汝礼,沈明星,杨林章. 2007

[5]水生植物堆肥替代部分氮肥提高水稻产量与稻田土壤肥力. 陶玥玥,金梅娟,汤云龙,朱兴连,陆长婴,王海候,施林林,周新伟,沈明星. 2017

[6]太湖地区稻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土壤肥力的变化. 陈留根,张宝生,庄恒扬,薛新红. 2008

[7]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郑建初. 2011

[8]有机肥-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虞雯,孙国峰,陈留根,郑建初. 2017

[9]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周炜. 2015

[10]2012年秋季菜心品比试验初报. 佘旭东,刘凤军,牟建梅,徐君,李军,张国芹,宋英,何玲珍. 2013

[11]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土磷素分布特征及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 王建国,杨林章,单艳红,沈明星,路长缨. 2006

[12]水分管理对太湖地区水稻土无机磷转化的影响. 施林林,陆长婴,王海候,沈明星,周新伟. 2012

[13]苏南太湖稻区稻茬小麦光温综合生产力. 葛自强,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 2014

[14]太湖地区稻田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效果研究. 邓金花,王杰,胡媛,马向荣,高翠霞,翟晶,施林林. 2024

[15]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大时间尺度下的肥力质量演变. 王绪奎,徐茂,汪吉东,王建明,张永春. 2009

[16]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酸化的影响. 张永春,汪吉东,沈明星,沈其荣,许仙菊,宁运旺. 2010

[17]耕作方式对太湖地区冬小麦生长季N_2O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郑建初. 2011

[18]太湖地区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稻季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 张岳芳,周炜,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郑建初. 2013

[19]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杨和川,樊继伟,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谭一罗,苏文英,温以斌. 2018

[20]稻田径流易发期不同类型肥料的氮素流失风险. 侯朋福,薛利祥,俞映倞,江瑜,汪吉东,薛利红,杨林章.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