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物理防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琬 1 ; 李炜 1 ; 肖佳雷 1 ; 毕影东 1 ; 张必弦 2 ; 刘明 1 ; 来永才 1 ; 王晓辉 3 ; 刘淼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3.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病;耕作方式;品种;防治措施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62-65

摘要: 为研究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并探讨其防治技术,对不同品种、品种混播、不同耕作方式胞囊线虫病进行了田间鉴定。利用烘干称重法等对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单株胞囊数量和产量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选用抗线品种可有效地减少大豆植株根际胞囊的数量;品种混播对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没有明显的效果;不同耕作方式中,原垄卡种产量高于其它方式。表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可以通过应用抗线品种、不同耕作方式等防治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现状. 项鹏. 2020

[2]浅析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现状. 朱治佳,袁明,韩冬伟,张笛,王振,孙浩月,王淑荣,王连霞. 2022

[3]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 刘冰. 2011

[4]生物种衣剂SN101的研制及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 周园园,王媛媛,朱晓峰,陈立杰,陈井生,段玉玺. 2014

[5]菌线克生物种衣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效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袁明,韩冬伟,李馨园,王淑荣,于侃超,王连霞,张笛,石博文. 2020

[6]大庆、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理小种鉴定. 杨柳,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吴耀坤,师臣,朱长明. 2015

[7]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研究. 马岩松,刘鑫磊,栾晓燕,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邱丽娟. 2014

[8]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及其SSR标记研究进展. 刘冰,李肖白,马兰,陈井生,于吉东,潘红丽,张俊杰. 2011

[9]抗线虫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演变的选择作用及育种思路. 高国金,周长军,杜志强,王明泽,田中艳,李志学. 2005

[10]关于稳定和发展黑龙江大豆生产及相关问题. 李云辉,李肖白,李泽宇,潘红丽. 2008

[11]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 马岩松,刘鑫磊,栾晓燕,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邱丽娟. 2014

[12]抗大豆胞囊线虫病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朱英波,史凤玉,李建英,龙茹,武云鹏,乔亚科. 2011

[13]利用抗性品种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 CHEN Jing-sheng,陈井生,于吉东,YU Ji-dong. 2012

[14]耕作方式对大豆田土壤水分及容重的影响. 赵泽松,黄琰,马春梅,龚振平,杨悦乾,宋秋来,董守坤,张磊. 2010

[15]嫩江县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张哲,麻琳,魏丹. 2012

[16]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马春梅,邸伟,赵泽松,宋秋来,刁晓林,曾祥亮,杨悦乾,龚振平. 2009

[17]寒地玉米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热动态. 李梁,于洋,姜宇博,郝玉波,葛选良,王俊河,钱春荣,宫秀杰. 2017

[18]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 2012

[19]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2024

[20]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杨慧莹,王宇先,徐莹莹,王俊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