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流域黄鳝中全氟化合物的残留特征及其来源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殿芳 1 ; 吕磊 2 ; 周剑光 2 ; 甘金华 2 ; 彭婕 2 ; 何力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黄鳝;残留特征;来源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58-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长江中上游养殖黄鳝(Monopterus albus)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残留特征和污染来源,调查研究了2015~2016年采自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和重庆10个城市的150份黄鳝样品,同时,2016年在湖北省潜江市黄鳝养殖基地追踪了黄鳝养殖过程中的PFCs污染可能来源,并探究黄鳝中PFCs的来源。样品经提取,通过C18和碳黑(GCB)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了19种PFCs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流域黄鳝中PFCs共8种物质残留,主要污染物是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长江流域PFCs污染最严重的是湖北省黄鳝,其次是江西省黄鳝;PFOS在湖北省黄鳝中含量最高,为5.42μg/kg,PFOA在四川省黄鳝中含量最高,为3.66μg/kg;同时,对整个黄鳝养殖过程进行追踪,结合黄鳝的特殊养殖方式,发现黄鳝中PFCs污染主要来源于黄鳝养殖中摄食的蚯蚓以及所处的养殖环境,包括池塘水和土壤。

  • 相关文献

[1]黄鳝生态繁殖技术的研究. 邴旭文,徐跑. 2003

[2]珠江八大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DDTs和HCHs残留调查. 穆三妞,赖子尼,王超,李秀丽,李跃飞,赵李娜,高原. 2012

[3]卵形鲳鲹网箱养殖过程主要生长阶段DDTs残留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程波,柯常亮,李乐,李刘冬,郑重,邹婉虹,刘巧荣. 2017

[4]海南淡水养殖环境中有机氯农药及重金属残留情况分析. 谢文平,覃顺枫,马丽莎,郑光明,朱新平,肖敬旺. 2017

[5]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19种全氟化合物. HUANG Xuan-yun,黄宣运,HUANG Dong-mei,黄冬梅. 2016

[6]膨化豆粕替代不同比例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俊智,吕富,郇志利,刘庄鹏,胡毅,王萍,谢骏. 2015

[7]黄鳝Dmrt3基因在性腺中的甲基化差异. 宋颖,邴旭文,曹哲明,丁炜东. 2014

[8]黄鳝ghrelin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阮国良,廖凯,杨代勤,邴旭文. 2016

[9]环境因子对黄鳝DMRT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吴秀林,丁炜东,曹哲明,刘旭,邴旭文. 2016

[10]黄鳝cGnRH-Ⅱ的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方平,李英文,胡炜,丁诗华. 2007

[11]不同测定方法对聚维酮碘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陈璇,张飞飞,陈志永,隗黎丽,范玉顶,张家奇,徐敏,汤百福,刘彧,钟其旺. 2018

[12]黄鳝AQP1 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丁炜东,曹丽萍,曹哲明,邴旭文. 2012

[13]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的遗传毒性. 胡庚东,陈家长,吴伟,瞿建宏,范立民,吴进才. 2005

[14]黄鳝P-450芳香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俞菊华,吴婷婷,李建林,曹丽萍,夏德全. 2005

[15]中草药在促进黄鳝性腺发育中的应用前景. 赵庆凯,邴旭文,丁炜东. 2014

[16]5种不同花斑黄鳝肌肉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文平,周运涛,喻亚丽,陈宏,吕磊,何力. 2015

[17]黄鳝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杨代勤,何力. 2021

[18]江苏省黄鳝寄生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邴旭文,夏冬. 2004

[19]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6个黄鳝群体遗传多样性. 梁宏伟,孟彦,罗相忠,李忠,邹桂伟. 2018

[20]模仿自然繁殖条件下的黄鳝人工繁殖试验. 邴旭文.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