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生防菌抑菌机理模式的初步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艳波 1 ; 史怀 2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代谢组学;杀菌剂;PLS-DA模型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155-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9种杀菌剂来处理尖孢镰刀菌,通过HPLC/Q-TOF方法进行代谢轮廓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后的尖孢镰刀菌代谢组显著差异,PCA分析可将其分为6组。将6组杀菌剂作为训练样本集,建立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抑菌机理的PLS-DA模型。以枯萎病生防菌短短芽胞杆菌为测试样本,利用该模型对其活性物质进行了抑菌机理的分析判别,发现其作用方式与嘧菌酯、氰霜唑类似,即通过抑制病原菌的呼吸作用而发挥抑菌功能,说明利用该模型判别生防菌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机理是可行的。

  • 相关文献

[1]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一株芽胞杆菌耐热相关机制. 张连宝,陈峥,潘志针,朱育菁,陈清西,刘波. 2014

[2]基于代谢组学的芽胞杆菌属间胞外代谢物异质性研究. 陈峥,刘波,史怀,陈梅春,潘志针,朱育菁,刘国红. 2012

[3]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 吴宗杰,欧晓西,林宏政,余欣茹,程守悦,吴晴阳,李鑫磊,孙云. 2024

[4]短短芽胞杆菌代谢物组测定中代谢终止方式的优化. 陈梅春,刘波,朱育菁,陈峥,史怀,刘国红,潘志针. 2012

[5]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橄榄类黄酮组分评价. 赖瑞联,沈朝贵,龙宇,林炎娟,韦晓霞,吴如健. 2024

[6]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的代谢组学异质性研究. 史怀,刘波,陈峥,郑雪芳,潘志针,陈梅春,朱育菁. 2013

[7]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春闺与铁观音乌龙茶品质研究. 余文权,李鑫磊,钟秋生,林郑和,单睿阳,陈志辉,陈常颂. 2022

[8]茶树黄化种‘天山黄芽’的广泛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廖献盛,邵淑贤,杨如兴,林馨颖,俞滢,任卫威,王鹏杰,叶乃兴. 2023

[9]基于GC/MS对1株芽孢杆菌FJAT-13831的鉴定. 刘国红,刘波,林乃铨,陈峥. 2014

[10]基于LC/Q-TOF MS的芽胞杆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史怀,刘波,陈峥,刘国红,潘志针,陈梅春,朱育菁. 2012

[11]基于UPLC-Q-Exactive/MS的不同烘焙处理岩茶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钟秋生,彭佳堃,戴伟东,林智,吕海鹏,陈泉宾,李鑫磊,陈常颂. 2023

[12]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绿茶特征代谢产物分析. 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游小妹,陈常颂. 2023

[13]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宋振硕,卫聿铭,李铁汉,项丽慧,张应根,陈林,宁井铭. 2024

[14]几种杀菌剂对树角斑病的药效试验. 陈敏健,刘素萍. 2000

[15]几种杀菌剂及其混配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 杜宜新,杨秀娟,阮宏椿,朱春雨,陈福如. 2008

[16]分散固相萃取法结合UPLC-MS/MS同时分析茶叶中13种杀菌剂. 黄彪,刘文静,吴建鸿. 2019

[17]6种杀菌剂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毒力及联合作用. 黄鹏,陈峰,姚锦爱,余德亿. 2018

[18]秀珍菇哈茨木霉菌高效低毒防治药剂的筛选. 卢政辉. 2018

[19]7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4种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李晶,林雄杰,吴舒婷,曾娟鸿,林占熺,鲁国东. 2018

[20]4种杀菌剂对3种果树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王贤达,林雄杰,胡菡青,黄镜浩,范国成.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