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栋 1 ; 肖媛媛 1 ; 牛耀龄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杜伦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关键词: 大洋岩石圈俯冲作用;流体活动;赋存矿物;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岛弧岩浆作用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大洋岩石圈俯冲变质作用直接影响俯冲带岩浆作用和地幔组成的不均一性。近年的研究发现,大洋岩石圈俯冲变质作用非常复杂。本研究以采自西南天山富含脉体的变质岩样品为例来探讨大洋岩石圈俯冲作用过程中流体对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根据岩石学特征,将该样品分为三部分:榴辉岩部分、退变蓝片岩部分和脉体。脉体以绿辉石为主、并普遍含有碳酸盐矿物和磷灰石,反映该样品经历过榴辉岩相变质条件下富CO_2、P和卤族元素的流体改造。样品的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为332±24 Ma,这与前人用SHRIMPU-Pb锆石定年等方法得到的西天山峰期变质年龄一致。这三部分样品的全岩Th-U-Nb-Ta-Zr-Hf、稀土元素等不易迁移元素的配分模式均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表明其原岩与OIB类似。这三部分样品的K、Rb、Cs、Ba等元素相对亏损,且含量变化较大,在蓝片岩部分的含量明显高于榴辉岩部分,表现了这些元素的活动性。另外,白云母中富集Rb、Cs、Ba元素,以及K和Rb、Cs、Ba之间很好的相关性体现了白云母的存在对这些元素的控制作用。这些岩石样品主要经历了两阶段变质作用,即榴辉岩化过程和不同程度水化作用改造。第一阶段中,K、Rb、Cs、Ba等水溶性元素丢失,而第二阶段中,外来流体造成水化作用改造,并使水化程度高的蓝片岩部分形成了大量白云母等含水矿物,使这些元素表现出再富集并得以保存。因此,如果白云母稳定存在,俯冲大洋岩石圈简单变质脱水则难以解释岛弧岩浆高K、Rb、Cs、Ba等水溶性元素特征。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南华系莲沱组与南沱组的古气候与氧化还原环境演化新证据
作者:隋佩珊;肖媛媛;孙卫东
关键词:南沱组;莲沱组;Fe同位素;古气候;氧化还原条件
-
祁连与伊豆-小笠原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模型对比
作者:黄子航;肖媛媛
关键词:玻安岩;俯冲板块;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含水熔体;俯冲带岩浆作用
-
俯冲带形成机制的可检验假说和检验方案
作者:牛耀龄;沈芳宇;陈艳虹;龚红梅
关键词:完善板块构造理论;俯冲带的成因;被动大陆边缘;海底高原边缘;岛弧基底岩石组成
-
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探索全球大洋玄武岩、深海橄榄岩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作者:牛耀龄;龚红梅;王晓红;肖媛媛;郭鹏远;邵凤丽;孙普;陈硕;段梦;孔娟娟;王国栋;薛琦琪;高雅洁;洪迪
关键词:大洋玄武岩;深海橄榄岩;壳幔循环;地幔动力学;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
海洋工程地质进展——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6)总结
作者:刘晓磊;朱超祁;王栋;刘涛;贾永刚
关键词:海洋工程地质;进展;国际研讨会;IAEG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
-
钻探勘察加-鄂霍茨克海基底:检验地幔柱假说的最终途径
作者:牛耀龄;石学法;李铁刚;吴时国;孙卫东;朱日祥
关键词:
-
海面温度栅格图的锋面提取与矢量化
作者:崔雪森;周为峰;王栋;张胜茂
关键词:海表温度;数学形态学;锋面提取;矢量化